对香港零售业来说,今年春天是“寒冬”。首三个月销售价值大幅减少12.5%,其中2月更大跌20.6%,是17年来的单月最大跌幅,比2003年沙斯和2008年金融海啸时的表现更加不堪;反映旅客购物状况的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以及过往农历年皆有增幅的百货公司销货值分别急降32.5%和20.7%。
面对这一困境,零售业界频频出招自救。去年全港各区工商联便多次举办购物节,共吸引3000多家商户参与,期望借此扭转零售市场大幅滑落的局面;大型连锁零售商也利用微信、支付宝等手机软件进行商品推广、举办大型酬宾活动以及降价促销。这些行动虽难实时扭转零售业颓势,但仍值得肯定。
我认为,未来应主要从全面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购物服务整体质素和增值能力入手,为香港零售业增加新的动力。具体而言:
首先,要尽快恢复及提高香港作为“好客之都”的声誉。根据有关调查,当前香港零售领域仍有不少优势,包括良好的国际形象、充足的商品货源、过硬的质量保证、丰厚的资金和经验以及香港与中国大陆及周围地区频繁的经济交流等。但要发挥这些优势,首先必须提升香港作为“好客之都”的声誉,在亚洲各地举办更多有针对性的推广活动,宣传香港作为购物天堂的各种优势,停止各种对访港旅客做出不文明的举动,尽快解决强迫购物等长久困扰旅游界的问题,不断增强大陆旅客来港旅游购物的信心。
其次,建造更多旅游购物设施,推动零售服务转型升级。目前除了在落马洲设置边境购物城以吸引旅客集中于该处购物外,将来还可考虑在沙头角、深圳湾和莲塘、香园围一带仿效兴建边境购物城,以进一步分散大陆旅客人流。
抓紧研究开发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在大陆已成为消费增长的一大动力,今年首季网上零售额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2100亿新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一成,香港零售商应抓紧研究开发电子商务,以更好地满足大陆居民和海外的购物需要;同时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零售业服务质素。
第三,努力解决本土品牌不足的问题。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调查数字,过去几年香港销售给旅客的货品总值中,货品成本占63%至67%,它们大多是从海外输入香港市场的。假设这些货品全部由香港生产,则不仅可为香港增加1000多亿元生产总值(GDP),还可挖掘香港制造潜力,带动旅客增加购物消费。
未来香港需要努力推动再工业化,积极利用科技创意打造本土品牌,同时加强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吸引更多各地旅客来港。
此外,香港有需要定期检讨及完善大陆居民访港及购买限制的政策措施,尤其是检讨深圳居民来港的政策安排,提高深圳市民来港消费以及从事商务活动的灵活性及便利性,为香港零售业发展业提供更大市场及客户基础。(王春新 作者为中国银行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
佐丹奴陈嘉伟:香港零售业务不甚乐观 佐丹奴香港零售业务不甚乐观 将发展三四线城市 内地游客消费习惯改变 香港零售业销售数据令人失望 香港零售业持续疲软 周大福利润预计跌一半 暴跌21%还不够 香港零售业再被日元“补刀” 搜索更多: 香港零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