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档酒店市场现状
1.发展近4年,整体稳步上升
中国的中档酒店市场,于2013年前后兴起。起初,业态发展缓慢、受关注程度低、市场定位不清晰、品牌发展滞缓、加盟需求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这一新兴市场的前行。

而今,经过近4年时间,中档酒店已成为国内酒店市场上最具竞争潜力的类目之一。兼备高星酒店没有的价格优势及经济型酒店不具备的升级产品与品牌认同的中档酒店,在不断试错中逐渐摸索出趋于合理的发展道路。根据迈点品牌指数MBI在2015年的全年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全服务中档,还是有限服务中档,二者的指数都有着明显上移。尤其是有限服务中档酒店,自10月开始出现了巨大拔升。
而从年度TOP10榜单来看,有限服务中档在2015年的表现也明显超出2014年,某些名次上的提升甚至超出100%。

上述数据,都较客观地反映了中档酒店市场稳步提升的发展情况。
2.品牌林立,竞争激烈
除了稳步发展外,品牌林立也是国内中档市场另一大现状。
跟据迈点品牌指数MBI目前的监测情况显示,受监测中档酒店品牌达99个(其中全服务中档品牌28个、有限服务中档品牌71个),远超其他5个类目(国际高端品牌69个、国内高端品牌63个、精品品牌41个、经济型品牌68个、平价品牌23个)。
市场上品牌数量多,是不是就意味着市场拥有健康的发展环境?并不一定。相反,目前国内中档酒店市场,还面临发展年限不长、生态整体搭建尚未完全等问题。过多品牌的疯狂注入、过于功利的短期投资眼界,致使同质化严重、创新鲜有、竞争激烈等问题频发。甚至有许多新晋品牌,认为中档酒店只需在经济型上“做加法”即可达成。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品牌看似繁多,但市场占座却远未完成的尴尬局面。
二、文化或成中档市场突围方向
1.国家层面
从国家层面看,“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号召,已被多次提及。而文化产业增加值也在逐年提升,其为GDP所带来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未来,文化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势必将继续作为国家战略,渗透各行各业,共同创造价值。而旅游住宿业作为日益趋热、国家利好政策频繁倾斜的一大领域,必然也将受其影响。
2.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看,随经济发展,各类消费群体的崛起,80后消费者已具备十分成熟的经济能力与消费观念;而90后消费者,则更在意有个性、有品质的品牌与产品。在出行时,酒店对他们来说不再是单纯用来满足睡眠需求的场所。客房硬件设施、装潢布置、服务水准,甚至品牌理念等,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继而左右消费者的下一次入住选择。而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加强,酒店也势必将对此进行针对性的发展转变。为酒店增添文化元素与文化内涵,就是很好的一个方式。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万豪与东呈合作推中档酒店品牌 2015年12月中档酒店品牌风云榜TOP10 锦江都城公司COO李予恺:中档酒店将借资本力量博弈 喜达屋发力台湾中档酒店市场 尚客优“投一产多”捧出中档酒店行业新饭碗 搜索更多: 中档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