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北京确立了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便利店(超市)、餐饮(早餐)、蔬菜零售、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沐浴、摄影、家电维修、社区便民服务综合体等11个行业或业态正在进行规范的修订工作,按照计划,今年9月底之前将完成该项工作。各业态标准的出台将极大缓解目前生活性服务业存在的痛点,也将规范新兴O2O垂直服务的野蛮发展。本刊将对以上11个业态进行系列调查,持续关注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全过程。
从业人员素质需提升
北京市餐饮企业一直遵循北京市食药监局和北京市环保局的相关规定,在领取营业执照时,需符合食药监对后厨面积大小、管理方面的要求,同时在环保上要达到环保局的要求。据北京烹饪协会秘书长段凯云介绍,之前北京市商务委下属的北京市饮食服务修理行业办公室,担任了一部分餐饮行业的标准规范职能,不过该办公室已经取消七八年了。
在段凯云看来,目前餐饮业最大的痛点是部分企业完全以赚钱为目的,不了解餐饮行业的相关规定,更不用说餐饮的相关专业知识了,比如,为了卖相好看、口感吸引人,滥用添加剂。“餐饮行业本来就常年缺人,能招到人就不错了,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更少。”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北京烹饪协会正在联络各区县协会进行餐饮行业的标准修订,此
次出台的标准会侧重于对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人员素质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品质,提高准入门槛。”但是段凯云也坦言,此次修订的标准主要还是面对实体餐饮门店,在线上开展餐饮业务的暂时还鞭长莫及,而后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下越来越多。“入驻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且有实体门店的餐饮店,在标准范围之内,但是平台还不在监管范围内。”
实际上,北京市食药监局已经率先出台了《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对外卖平台进行约束。根据《办法》规定,第三方平台必须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登记审查,并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义务。北京市食药监局市场监管处处长李江称,平台对入网经营者的管理薄弱,实名登记落实不到位,网络订餐质量安全事件频出是制定监管办法的一大原因。此前曾查出40余起无证商家在外卖平台经营的情况。
互联网+监管应同步
2016年的“3·15”晚会给整个外卖行业泼了一盆冷水。许多平台商家不仅没有证照,卫生条件同样堪忧。平台却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北京市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对晚会曝光的位于通州区三元村的“福香来”饭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脏乱不堪的后厨与平台上桌明几净的照片截然不同。据老板娘透露,该餐馆并无《餐饮经营许可证》。“因店内生意较差,由女儿联系饿了么入网,饿了么也知道我们没证。”
饿了么副总裁郭光东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第三方网络订餐市场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业态,在早期的发展较为粗放,政策法规中也缺乏对网络交易平台的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平台在早期对线上商户运营资质的审核、证照采集等工作没有一步到位。 共2页 [1] [2] 下一页 现代都市里的时髦市集正在成为餐饮业风向标 辽宁立法惩治餐饮业霸王条款 收开瓶费罚五千 日本餐饮业这9大现状或将成为中国未来之路 餐饮业“跑步圣经”你和牛企之间差了个马拉松! 餐饮业首跨3万亿关口 迎来转型发展关键机遇期 搜索更多: 餐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