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经历数十年的惊人发展后,中国正面临着让经济实现软着陆的艰巨任务。唱反调的大有人在,但是别在意他们。中国拥有的一项优势是正陷于当今全球经济困境的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那就是一条清晰的前进道路。
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日本时报》网站4月24日文章发表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胡祖六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所长乔纳森·韦策尔联合撰写的文章。文章称,如果中国采取持续的全面努力来提高生产率,那它就能应对经济发展挑战、降低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并且能通过人数众多而富足的中产阶层来完成向消费驱动的高收入型经济的转变。如果它做到这一点,估计到2030年时,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很可能将比决策者继续奉行投资引领的增长模式所创造的GDP高出5万亿美元。
而且事实上,中国可能几乎别无选择。其经济的传统发动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以及巨额基础设施投资——正越来越乏力。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已经达到峰值,城市化进程正在减速,钢铁业与水泥业正受到产能过剩的困扰。资本收益率已经下降,因此中国不能再依赖投资开支来创造足够的增长了。
提升生产率空间仍巨大
但幸运的是,中国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有巨大的获益空间,它目前的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的10%到30%。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对超过2000家中国公司(它们从事的行业包括从煤炭、钢铁到汽车制造和零售)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有机会让劳动生产率在2030年时比目前提高20%至100%。
中国公司是诸多行业的主要生产者,但它们尚未采取步骤获取最高的附加值。以半导体领域为例,中国公司大多充当从事芯片设计与销售的企业(它们分得的价值最高)的代工厂。类似地,中国药企销售额的90%都是通过销售仿制药获得的。
中国能够通过很多方式支持创新,包括打造研发集群,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改革企业上市程序来帮助发明者获得回报。比如在制药行业,大量创新型企业正在创造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药物研发方式:那就是利用大规模、低成本的技术人才。这些企业或许正在向品牌药这一更有利可图的生意迈进。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超出预期! 日媒:中国经济大潮推动华侨增长 印侨正加紧赶超华侨 中国经济转型密码:A股上市公司都靠什么来赚钱? 海外热议中国新经济 中国经济迎来了引擎迭代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不是一“唱”就“空”的 搜索更多: 中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