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读书的人,因为理想,坚守着亏损的书店;一群爱读书的人,因为多年的理想,新开了一家书店。美好的理想,在不景气的现实面前何去何从?
上周六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但山东烟台市区独立运营的民营书店举步维艰,仅凭着一种热爱和理想,坚守在小小的角落里,散播着文化的希望。
图书批发商:向效益低头
据报道,“5年前,我有16个员工,现在只有8个,压缩了一半。”张春祥说。他在烟台图书市场经营着一家“春祥书店”。23年前,张春祥接了父亲的班,成为胶东最大的图书批发商之一。
在张春祥的印象中,图书市场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每天来买书的商贩络绎不绝。如今店面冷清,“来进货的独立书店少了40%-50%”。去年生意本就不好,预计今年还要下降30%。
为了压缩成本,他辞退了一半员工;为了追求效益,书架上摆放的几乎全是迎合市场的少儿类、学生类图书。
生意不景气,张春祥不得不谋划转型。他现在正在改造店面,美化购书环境、提升购书体验。
尽管现在还看不到好转的迹象,张春祥却觉得,与网络销售相比,“实体书店有服务、有体验、有文化、有互动,这是它的特质和优势。”对书店未来的生存问题,他分析说。
传统书店:坚守纯粹的理想
17年前开办的美文书店,是为数不多的几家活下来的书店之一。去年,美文书店装饰一新,生意却没有好转。
23日下午,记者来到这家位于芝罘区二马路的书店时,店里只有一位顾客。这种萧条已经成了美文书店的常态,日营业额“从2000元下降到3、400元”,书店多年前就陷入亏损。
在这间不到100平米的店里,三联书店的书就占了3个书架,此外还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的社科、文史类书籍。仅从书籍的品质而言,美文书店不应该如此惨淡。
“每本书都是我亲自挑选的,或者朋友推荐的,可读性很高,但利润空间很小。”书店老板刘世栋解释道。靠着口碑积累下来的2000名会员和慕名而来的消费者,美文书店艰难地维持着。而这些来买书的,几乎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尽管看不到盈利的可能,以文史见长的美文书店坚持传统的进书-卖书模式,不愿作出丝毫改变。“书店卖书、书友读书是真正的情调,这是最纯粹的理想。”刘世栋说。
“小精”书店:迎来春天?
20日下午,游客小敏倚到理想书店招牌下,自拍了一张后满意地离开。
理想书店位于芝罘区朝阳街,自2015年10月营业以来,给朝阳街增添了一个“景点”———这条百年老街上,还有这么一家精致的书店。
门面不到100平米,书也只有几千册。但它是个书店,也是个咖啡馆,还是个工艺品店,某些时候还是座美术馆。
“80后”合伙人张群辞职后,与朋友们一起开了这家书店。之所以叫“理想书店”,也正是取奔波多年后“理想不死”的含义。更何况,“城市需要书店,感受得到书友们的强烈需要”。
卖书微薄的利润不足以活下去。所以书店另辟蹊径,用多元经营打造不同的读书体验,读书时点一杯咖啡、离开时带个工艺品、闲暇时办个沙龙。耳目一新的装饰、柔和的音乐、精致的生活方式,营造出浪漫的情调———正是年轻人的追求。用文化延伸品支撑书店的经营模式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并不少见。不少人认为,这是书店的春天,也有人认为,它背离了书店的传统。
创新还是背离,复制还是抵制?正在谋求转型的张春祥认为,“‘怎么改’没有成熟的样本。各种改变都算是探索和尝试吧。”(来源:大众网 作者:苗春雷)
变身城市文化生活空间 实体书店复苏成新潮 实体书店复兴背后简单粗暴的商业逻辑 卖书不赚钱,然而实体书店为何越开越大? 当当实体书店计划再下一城 实体书店会员经济还能撑多久? 搜索更多: 实体书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