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探因
联营制弊端明显电商代购猛烈冲击
记者走访多家百货店发现,一楼卖珠宝、化妆品,二楼卖女装,三楼卖男装……这样的格局,几乎是每家百货店的“标配”。
“在联营模式下,同一品牌的代理商自然不会只选择一家商场合作,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一家商场的负责人说。
目前,百货店主要采取联营制,也被业内人士俗称为“二房东”模式:百货店从开发商手里租来经营场所,再将其分租给品牌商收取租金,然后按商户销售额以一定的比例抽取扣点作为盈利来源。
一位百货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联营模式除了带来“千店一面”的弊端外,还有明显的缺陷:百货店无法全面掌握顾客的资料,难以及时把握消费需求变化并作出品类调整;同时百货店也没有商品的定价权,在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受到限制。
罗宾森购物广场招商部的卞正辉则认为,在百货店的联营模式中,管理方统一收银进行扣点,钱款要到下个月才能划拨给商户,这就意味着,商户的资金在管理方处积压了一个月,无法流转,一旦资金链发生问题,会带来不少麻烦。
罗宾森购物广场招商总监黄云鹏说,百货业越来越不景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商、代购的冲击,“那些相对中低端的、可以代购的产品,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百货主营的衣服、鞋子等标准化商品,实体店有,网上也买得到,价格甚至更便宜,这导致一些实体店渐渐沦为了电商的“试衣间”——也就是说,作为单一零售渠道,百货业本身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的多样化和体验化。
黄云鹏也提到,不容易受到冲击的是单价高、个性化、注重体验的东西——价格、质量高的货品,其实依然受到追捧。
未完待续……
事实上,在剖析“去百货化”背后原因的过程中,已经有一些方法隐隐浮现,应对这样的大趋势——比如与百货联营制不同的购物中心收租制,比如质高价高货品的“岿然不动”……在分析了“去百货化”这个大趋势的背景与原因之后,明天,我们将以具体的样本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为您呈现各方应对百货业衰败过程中,在“去百货化”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与方法。(来源:厦门日报 吴海奎 林桂桢) 共2页 上一页 [1] [2] 厦门购物中心引进餐饮集聚人气 厨具商家沾了光 厦门购物中心租金或将上涨 体验业态成吸客关键 厦门购物中心患上“巨人症”? 厦门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的兴起、制约因素、对策 搜索更多: 厦门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