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局势依旧不稳定,中国自身经济同样也是承压开局。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当面对中国经济可能会击穿6.5%这条底线的怀疑时,李克强表示:“不可能完不成目标。”总理强调,通过新经济可以催生出更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此外,新经济还可以与传统的实体经济等形成混合动能,共同支撑未来经济发展。
“不会击穿6.5%底线”
从去年的多项宏观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确实在承压前行,但面对经济可能会击穿6.5%底线的说法,李克强却底气十足地予以了否定答复:“让我同意中国经济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那是不可能的。”
李克强也给出了自己底气十足的原因,“因为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人民群众则有无穷的创造力。”李克强说。但他也坦言,当前政府确实管了一些不该管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事情,所以接下来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方面的改革。
市场活力尚未被完全发掘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发展的上限,但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压力,中国也有足够的政策储备加以应对。结构性改革就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李克强称,去年中国没有采用“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选择了结构性改革这样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还是实现了7%左右的增长目标。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陈祖新也认为,在重压之下,中国不搞强刺激和货币量化宽松,使得中国手中还握有大把政策资源。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表示,正因如此,中国的财政赤字率还有调整空间,政府债务率也比较低,面对经济困境,也能先通过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金融改革、价格改革等措施加以应对。
新旧动力齐发力
尽管总理有信心守住经济发展底线,但不得不承认,当前中国经济压力有增无减,特别是许多传统领域的经济模式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实体经济遭遇新的困难,数据显示,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这一数值已回落至2009年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速等相较去年12月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另外,消费也短暂地放缓了脚步,今年前两月的社消额较去年12月下降了0.5%。
相比投资、消费波动,国民经济的另一架“马车”外贸同样不容乐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5.7%,其中,出口更是大跌20.6%,远超预期。
而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陷入苦战之时,新的发展动力却也因“有心无力”而无法迅速上位、填补空缺。比如,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概念提出由来已久,但目前来看,新优势仍处在“发育期”。 共2页 [1] [2] 下一页 从“大咖”委员表述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哪儿? 中国经济最难回答的10个问题 部委掌门人如何回应? CPI涨幅超预期 说中国经济“滞胀”为时过早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趋稳 “她经济”显露中国经济的“颜值魅力” 搜索更多: 中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