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湖南养天和大药房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官司让连锁药店长期以来压抑的不满情绪爆发了。在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期间,不止一家药店大吐苦水:除了电子监管码带来的支出压力,医保药店审批的困难和水涨船高的成本让连锁药店普遍面临亏损的困境。
监管码投入超1/3年利润
1月25日,养天和因国家食药监总局强制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将其告上法庭,直言国家食药监总局“官商勾结”,通过行政违法行为与阿里合谋牟利。诉状递交当天,国家食药监总局急召药店、药企等代表赴京,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孙咸泽在座谈会上当场宣布将收回阿里健康对药品电子监管系统的运营权,并声称认真采纳意见,形成意见上报国务院,待收集各方意见后再采取后续措施。
阶段性的“胜利”让连锁药店群情鼓舞,在采访中对北京商报记者大吐苦水。养天和大药房董事长李能称,电子监管码加大了零售端的负担,药品从药批到药店按照正常程序是录入仓库,电子监管码则需要每一盒都扫码入库,从仓库到门店、进入门店和卖给消费者各要扫一次码,每个门店至少需要增加一名员工。老百姓大药房若每个门店都完成配置,需额外投入8000万元,超过2015年税前利润的1/3;而一心堂因门店数量多需要投入上亿元。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店总经理表示,监管部门不断收紧对大型连锁药店的监管,却对难以监管的小药店置若罔闻,是一种偷懒式监管。“新版GSP要求每个门店都要配备执业药师,连锁药店都有遵守,每年增加几十万的成本,但小药店却只是执业药师互相挂名,根本不符合要求。执业药师存在20万的缺口是现实,监管部门却大多将目光集中在连锁药店上,但小药店的情节更严重。”
医保药店政策难落地
除直属监管部门食药监局外,另一个与药店息息相关的政府部门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掌握着医保药店的审批权。2015年10月,国务院决定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基本医保定点药店资格审查、基本医保医疗机构资格审查均在其中,原则上2015年底前全部取消。然而,北京医保药店的特殊政策导致政策迟迟未落地。
北京医保具有一定特殊性。北京的医保是存折,医保金与社保卡是分开的。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称,门诊病人在院外拿药是完全自费的,在医院看病后,如果想在医院外购药,必须凭医院出具的加盖外购专用章的处方才能报销。医保起付金额1800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药品电子监管码争议升级 三大连锁药店声明反对 三大上市药店抵制监管码风波升级 三大连锁药店和国家食药监局“博弈”药品电子监管码 电子监管码揭黑色产业链 零售药店或增150.7亿成本 药店起诉CFDA强推电子监管码 阿里健康运营权或被收回 搜索更多: 药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