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方面源于进口商品的渠道越来越多,更容易被消费者获得。另外,多元渠道带来更公平的竞争,进口商品的价格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接受。就北京来说,各大超市都设置了进口商品柜台,还有名目繁多的跨境商品体验店,电商渠道的进口商品在零食、日用品之外,正在扩展到酒类、鞋服等,可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
生鲜年货全球购
消费者在2015年对在线购买蔬菜水果、水产海鲜等接受度大大提高,以蔬菜水果为例,2014年占比仅为31.7%,而2015年大幅上升到60.7%;水产海鲜也由2014年的41.1%上升到2015年的58.3%。这或许与年货决策者比例有关。据统计,在一个家庭中,女主人是年货决策者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4.1%,在这个前提下,产品质量、价格、保质期、营养是购买年货首要考虑的几个因素,质量以77.1%的关注度高居榜首,营养和保质期也获得了大半消费者的关注。
根据我买网2015年的订单数据统计来看,北京订单量位居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吃货”老大,从华北地区看,猪肉、蔬菜、奶制品是消费比较大的领域。同时,数据显示,2015年国人在我买网最爱吃生鲜,智利车厘子、赣南脐橙、阿克苏苹果、上质牛奶、秋鲑鱼、阿拉斯加鳕鱼、澳洲牛肉等都是2015年生鲜爆品。
百分点监测的数据显示,水产海鲜、蔬菜水果、肉禽蛋类年货基本上以自己食用为主,而糖果、水奶、咖啡、饼干等则兼顾赠送亲友。从购买人群上,购买生鲜类商品的主要集中在25-34岁,18-24岁的年轻人则倾向于购买咖啡、速食等,而34岁以上的中年人在传统年货上花费更高。
北商研究院认为,生鲜类商品在线上渠道迅速铺开,一方面来自于生鲜电商在物流配送体系和冷链建设的持续投入,商品品质得以保证;另一方面,在传统的B2C渠道之外,O2O和C2B电商正在提高消费者网购体验以及降低生鲜运营成本,这都加速了生鲜品类迅速电商化。
虽然线上渠道在促进生鲜热销方面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渠道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目前的消费状况来看,线上购买的主要是进口生鲜商品,而普通蔬菜水果海产依然以传统超市为主。线下水果超市也承担了不少年货水果消费出口,尤其是水果礼盒。果多美方面表示,水果在过年期间可以翻一倍,水果礼盒又以高档水果为主,像车厘子这样畅销的进口水果,至少要占到一半以上。
北京商报记者 邵蓝洁 共2页 上一页 [1] [2] 年货大集 白酒企业夺团体冠军 五粮液成为农村网购第一名 “洋年货”走俏 “土年货”谋变 年货生产企业提前铺货 节前扫货倒计时 优品惠这些年货爆款不能错过 年货销售战升温 商家变着花样“玩” 跨境商品接受度提升 “洋年货”成节前新主流 搜索更多: 年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