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进而表示,通过跨境购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乳粉的利润能够有所保障且稳定,而且又不会被消费者质疑为“故意抬高价格”,因此外资品牌从2015年起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海外,或通过电商、传统进出口贸易渠道进入中国,这样的变化符合国内消费者更加信任海外奶源地和生产基地的心理需求。
据悉,国内消费者对于乳粉的年需求量为60万吨,2015年通过跨境购和传统进口贸易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达到了20万吨,占到整体需求量的1/3,且这一比例有提升的趋势。
国内乳企生存空间将受挤压
曾有达能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达能在华婴幼儿乳粉业务板块业绩并不十分出色,但是这并不代表达能婴幼儿乳粉在中国市场不受欢迎,而是消费者对于该公司旗下可瑞康、诺优能、爱他美等品牌的消费多是通过海外代购或电商平台等渠道。因此达能婴幼儿配方乳粉在中国的业务索性也转移到了线上平台,全部产品都是原装原罐。除此之外,在过去的2015年,包括惠氏、雅培等多个外资品牌也都推出了原装原罐的乳粉新品类,向中国市场销售。
宋亮称,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中国乳粉市场需求依然强劲,2016年外资乳粉企业的进口战略力度会更加大,宋亮预计,2016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进口量有望增至30万吨,相应外资品牌的国内生产量定会削弱,而国内乳粉企业将受到更大冲击。
面对又一波来势汹汹的外国货,业内人士对国内乳粉企业的前景抱有悲观态度。分析认为,首先由于国外乳粉价格体系与国内乳粉价格体系的逐渐接轨,外资品牌的价格不再处于劣势,且随着外资品牌加大力度,进口产品会逐步渗透至三四线市场,这对国内乳粉企业而言将形成巨大打击;其次,国内乳粉企业纷纷布局海外,但是从现有经验看并没有成功案例,国内乳粉企业海外买奶源、建厂子效果究竟如何,还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因此,在行业人士看来,国内乳粉企业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为鼓励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集中力量应对外来产品的冲击;二为树立品牌信用,在服务上下功夫,未来产品附带的服务才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宋亮进而强调,对于国内乳粉企业而言,产品从单一乳粉向婴童食品、健康食品甚至是保健食品扩展也是应对之道,毕竟在国外乳粉的冲击之下,生存下来才是王道。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阿茹汗/文 CFP/图 共2页 上一页 [1] [2] 乳企“挥刀断臂”应对新规 奶粉业即将拉开洗牌大幕 春晖乳业谋划澳洲上市 区域乳企如何夹缝求生 圣唐等10家乳企屡上黑榜 处罚力度不够或是主因 陕西雅泰和金牛两乳企召回问题婴幼儿奶粉 液态奶市场竞争激烈 地方乳企整合难度加大 搜索更多: 乳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