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会(2015-2016)发布会”现场。摄影/章轲
中国人民大学新任校长刘伟。摄影/章轲
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组建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最新研究显示,2016年是中国经济持续探底的一年,经过2015-2016年全面培育新的增长源和新的动力机制,中国宏观经济预计将在2017年后期出现稳定的反弹,并逐步步入中高速的稳态增长轨道之中。
22日,中国人民大学新任校长刘伟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会(2015-2016)发布会”上表示,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是对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新阶段的一个总结和展望,这个主题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结合得非常紧密。
当日发布的报告预计,2015年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9%,较2014年下滑了0.4个百分点,基本完成政府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2016年GDP实际增速为6.6%,比2015年进一步下滑0.3个百分点。
2015年:全面步入艰难期
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元春代表课题组发布了《2015-2016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
刘元春介绍,2015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步入新阶段的一年,是全面步入艰难期的一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分化、微观变异、动荡加剧的一年。
课题组认为,GDP增速的“破7”,非金融性行业增速的“破6”,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增长”,GDP平减指数、企业利润和政府性收入的“负增长”,“衰退式顺差”的快速增长以及“衰退式泡沫”的此起彼伏,都标志着中国宏观经济于2015年步入深度下滑期和风险集中释放期。
刘元春认为,随着2季度中国“稳增长”政策的全面加码,中国宏观经济将于四季度短期趋稳。但由于“通缩-债务效应”不断发酵,宏观经济内生性收缩力量不断强化,去产能与去库存不断持续、基层财政困难陆续显化、部分行业和企业盈亏点逆转,“微刺激”效果递减等因素,“稳增长”政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本轮“不对称W型”周期调整的路径。
刘元春介绍,课题组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设定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假设为,2015年与2016年财政预算实际赤字分别为16000亿元与21000亿元;2015年与2016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兑换率分别为6.21:1与6.50:1。预测结果显示,整体经济的困难度比实际增速所显示的更为困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元春。摄影/章轲
2015年下半年在各类“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改变上半年宏观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于四季度逐步趋稳。但由于外需持续疲软以及政策刺激效应的弱化,经济趋稳的基础并不扎实,宏观经济总体状况依然疲软。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9%,较2014年下滑了0.4个百分点,基本完成了政府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但由于GDP平减指数为-0.5%,名义GDP增速仅为6.4%,名义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0.2%,较2014年分别下滑了1.8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
从供给角度来看,在工业萧条的持续冲击下,第二产业回落幅度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逆势上扬,增长较为强劲。预计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5.9%,较2014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为8.2%,比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在各类农业政策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增加值增速为4.0%。
从总需求角度来看,三大需求都呈现疲软,其中投资和出口增速的回落较为明显。在供求失衡与输入性通缩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2015年价格水平回落明显。预计全年CPI增速为1.4%,较2014年下滑了0.6个百分点,远低于国家3.0%的政策目标。
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持续,但受到资金内生性收缩的压力,货币供应量与全社会融资增速之间的差额大幅度扩大,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力进一步下滑。预计M2增速保持在13.3%,社会融资总额为151926亿元,增速为-7.7%,“宽货币、紧融资”的局面进一步恶化。
在房地产萧条、工业萧条以及进出口大幅度下滑的作用下,中国政府性收入2015年预计出现-2.2%的增长,政府财政压力全面上扬。 共2页 [1] [2] 下一页 事实不容“钮”曲——评论《电商造孽中国经济》 钮文新:电商造孽中国经济 该悬崖勒马了 王健林: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最后“救命稻草” 2016中国经济十大猜想 消费增速可能提升至11%甚至更高 今年中国经济预计增7%左右 搜索更多: GDP 中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