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韩国最大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近日公布,其今年一季度在韩国本土与海外市场的销售总额达14,438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7%,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9.9%,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国作为其最重要海外市场,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
“凭借多样化渠道部署及与日俱增品牌影响力,兰芝、梦妆、雪花秀、悦诗风吟、伊蒂之屋等都业绩不俗。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销售总额同比增长达到52%。”爱茉莉太平洋方面向本报透露。
观点:降价包围农村?“巨头”身段柔软抢市场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化妆洗涤用品分会副秘书长谷俊表示,日化巨头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消费疲软和竞争加速。就中国市场而言,日韩、本土品牌的兴起和电商渠道的冲击使欧美品牌承压不小。
而在一位行业观察人士看来,“日韩系”产品与亚洲人群肤质相似。“对于年轻消费族群而言,很容易接受新品。”其认为,相较之下,宝洁、联合利华旗下不少开架明星产品则品牌老化迅速。
为争夺中国市场,“巨头”们纷纷放低身段抢市场。这边厢,为响应6月1日实施的护肤品关税下调政策,欧莱雅、雅诗兰黛、爱茉莉太平洋、资生堂等外资品牌纷纷宣布降低部分产品价格,有的降价幅度超过两成。“借调整价格来争抢境内消费者,避免中国消费者通过海淘、代购等方式在境外消费太多,冲击中国市场业绩。”其认为。
而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则选择渠道下沉,包围农村。今年6月,欧莱雅、联合利华、宝洁与淘宝网一起下乡,为全国60个县1000个村提供专供定制洗护用品,并为10个县300个村提供个护彩妆培训。“大牌日化进驻乡村值得肯定,基层市场大且假货横行,以前巨头们无暇顾及的领域,现在发现是块肥沃**地。”其认为。来源:广州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宝洁连续四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外资日化巨头仍颓势 抢高管人才夺市场份额 本土日化凭何让跨国公司心惊肉跳 案例:日化店还能在商品结构上做这些调整 日化上市公司“跌跌”不休 5家中报预披仅1家盈利 外资日化人才纷纷加入本土企业 搜索更多: 日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