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后能否重生?
增长额下滑,门店数减少,这是否意味着百货行业即将被淘汰?
在谈到未来的趋势时,丁昀认为一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百货店关店,另一方面经过转型升级的新型百货店会重新开张。现在百货业面临的是淘汰和迭代,而不是整个零售业下滑。毕竟消费者不仅需要购物,还需要商场提供的场所进行社交。
对于如何实现百货商场的转型和升级,丁昀给出了“两个定位”“一个组合”的建议。
首先是定位消费人群。传统的百货公司不研究消费者,这就导致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丁昀认为只有准确定位了消费人群,才能反向去定位商场的品牌和业态。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出现的北京SKP、广州太古汇,就把目标明确锁定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进驻其中的多是中高端品牌。
定位消费人群后,是定位商圈。如果商场位于商圈内,就不用做全业态,因为商圈是互补的,要基于商圈的差异化定位;如果是非商圈,就要做成购物中心,满足这个区域的一站式需求。
经过两次定位,就可以开始组合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了,“如果是商圈就要突出专业化,商品布局清晰,售前售后服务到位,顾客进来就能满足他们的具体要求;如果是购物中心就要体现出社交属性,做到能够让参与社交的所有人都满意。”
业内人士的说法在记者的走访中也得到了印证。同样是位于西单的一家老牌百货商场,虽然在餐饮、娱乐等方面有所欠缺,但记者注意到,在7月31日周五下午,商场的每一层都有较大的客流量。一位在五层的售货员向记者透露:即使是工作日,她空闲的时间也不多,周末时更是基本时刻处于接待顾客的状态。
大学生小李和小路告诉记者,他们对百货商场已没有太多概念,但因为这家商场位于西单商圈,每次都会进来逛一逛:“这附近有很多餐厅,也不觉得不方便。”顾客王小姐则向记者透露了很多消费者选择这家百货公司的原因:“常见的品牌这里都有,用会员卡购物可以打折,积累到一定积分还可以返现,一年可以节约不少钱。”积分的诱惑甚至让王小姐放弃了不远处的大悦城:“吃饭看电影可以在大悦城,但如果看上的衣服这里也有就会专门过来买。”
除了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吸引顾客,百货商场也尝试通过网络平台寻求出路。近年来,王府井、银泰等百货商场纷纷推出了网上商城,记者登录银泰的网上商城,发现许多专柜同款在这里都可以买到。但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大部分顾客表示并不知道百货公司也有网店,少部分知道的顾客也从未在这些网店购买过商品。显然,百货商场与“互联网+”的结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虽然部分百货商场凭借地理位置和促销方式仍聚集着较高的人气,也试图从线上渠道突围,但从现有的趋势看,门店关门潮短期内不会停止。“现在很多商场刚确立了转型方向,真正成功转型的案例非常少。”丁昀向记者坦言,未来一段时间,百货业重生前的阵痛将会持续下去。来源:工人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无锡百货业陷撤柜潮 未来三年还将新开20个综合体? 百货业“中考”业绩普遍不佳 急寻转型方向 MERS之后的韩国百货业复兴,折扣低至一折欲拉动内需 零售业加速自营破同质化困局 百货业深入触及O2O 上海汇金百货试水无缝销售 搜索更多: 百货业 同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