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化市场变局 外资优势不再?
与镰田不同,熊青云是中国外资企业职业经理人中的标杆式人物,也是宝洁全球职位最高的本土华人。她离开宝洁加盟京东集团,也让业内人士哗然。
“消费者至上,化繁为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容易;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信息过量正在逐渐侵袭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们的生意拥有越来越多的影响因素,我们的消费者在聆听着越来越庞杂的声音,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我们越来越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熊青云在写给宝洁团队的告别信中说。
谈及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区别,2014年加入本土日化龙头上海家化(600315.SH)担任研发部高级总监、曾在联合利华北亚区17年并担任研发总监的曹平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外资日化企业的全球机制限制影响了其对单个市场的开发。相比,本土日化企业的研发、市场营销等反应速度要快得多。”
“其实近年来有不少宝洁、联合利华、资生堂、欧莱雅的高管离职加入本土日化企业。”一位本土化妆品公司高管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就有不少管理人员来自上述公司。他注意到,本土日化企业2015年来发展迅速,在一些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逐渐超越了外资日化公司。
比如在口腔护理领域,此前中国牙膏市场的竞争格局是外资强而本土弱,外资品牌约占七成市场份额,但这种状况目前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本土牙膏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42%,而外资品牌市场份额的下滑速度也相应由2013年的2.1%变成了2014年的3%,呈现加速下滑的趋势。
咨询机构贝恩顾问公司的一项新调查发现,中国逾13.4亿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钟爱本土品牌,包括牙膏、洗衣液、果汁、饼干等多类商品。在对40000名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进行了调查后,贝恩研究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它们在中小城市发挥优势,那里的增长率超过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贝恩称,这种情况导致外资品牌在消费品大类中的市场份额降低,例如个人护理、家庭护理以及包装食品领域,从中国一线城市到中小城市均是如此。贝恩称,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致使企业销售额增速减缓的情况下,依然实现销售额增长的大多是中国企业,例如衣物柔软剂生产商广州立白企业集团等。
“近年来宝洁等外资品牌业绩和市场份额的下降,以及全球与中国区的调整计划使得这些职业经理人有了新的打算,他们下一站职场阵地或是本土日化企业,或是本土互联网企业等,这些企业有些更有活力,有些甚至有股权激励等,对这些职业经理人也更有吸引力。”上述日化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刘琼) 共2页 上一页 [1] [2] 资生堂高管跳槽本土企业 外资日化吸引力不再? 欧莱雅等外资日化三巨头上演农村包围城市 外资日化三巨头上演农村包围城市 外资日化在华增速进入“新常态”:欧莱雅首次单位数增长 宝洁等外资日化品牌陷入增长瓶颈 本土企业借机上位 搜索更多: 外资日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