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0.25美元
断送的一生信用
我听朋友讲过这样的故事:到美国不久,她为了看望一个朋友,开车从华盛顿去波士顿。第一次在美国出远门,经验不足,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麻烦。在最后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她,应交费2美元。可一翻钱包,只剩下1.75美元了。这可怎么办?无奈,她只好壮着胆子对工作人员说:“对不起,我只剩1.75美元了。”本以为工作人员会冷酷地指责,没想到,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说:“没关系。”
接着,这位工作人员递给朋友一个信封,嘱咐她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把0.25美元寄给他们。朋友一下子从之前的尴尬和窘困中解脱出来。回家一看,信封里有个说明,必须在3天之内寄出,否则将被罚款几十美元。
区区0.25美元,朋友并没有记在心上。接下来又临时接到了出差的任务,付款也再次搁置了。半年后,她收到了个人信用调查公司的信件,通知她没有在期限内付款,0.25美元变成了不可去除的信用污点,并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信用记录存在污点,那么在美国贷款买房、找工作、办信用卡,甚至付水电费都会变得特别困难。
花旗银行副总裁汪劲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席话:“坑蒙拐骗与其说是道德问题,还不如说是个人信用体系问题。因为道德概念很抽象,而信用体系是以制度为基础的,没有信用制度,缺乏约束,美国人一样不会讲信用。如果一个美国人坑蒙拐骗,那么他就会有不良的信用记录,这个记录可能断送他一生的经济生命。”
链接
有一种氛围叫“信你”
除了无人超市,美国的很多规定和制度都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营造了一种“信你”的氛围之中。
退换货
美国人彼此之间的“轻信”,更多地体现在大小商场的服务信誉上。在任何商场买东西,除了食物与一些特殊商品之外,都可以在期限内全额退货。
有人可能会问,商场都这样,会不会让一些人钻空子呢?会的,但钻空子的人毕竟极少。
听说过一个例子,一群美国学生想办一个晚会,但没有音响。于是,他们就凑钱去商场买了一套好音响。办完晚会后,把音响退回去,钱一分不少地拿了回来。其实,商场的人也明知有人故意这样做,但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是他们的基本规定,相信别人,不会为了少数人而改变。
开支票
在美国用支票非常普遍,具体的过程是填一张支票,写上收款姓名(或单位),签上名,用普通邮件寄给收款人。收款人在支票背面签字,将支票交给他的银行,通过银行间票据交换,你付的款转移到收款人账下。
通过支票提款时,所需要的只是至少写上一个你想要的数字和签个你的大名,就可以轻松大方地从银行取走上万美元,没有任何多余的手续。
乘火车
在美国硅谷圣荷西的城市火车站,你会发现没人售票也没有检票口。所有的火车票都是自动售票,和买地铁票的流程基本一样。
美国的很多中型火车站没有检票口,乘客只要找到正确的月台,火车到站后就可以自动上车。因为相信别人会买票,所以上车后也经常没人查票。然而,一旦逃票被抓就会被罚款并影响信用记录。来源:解放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无人超市”道德测试调查:超4成受访者持赞成态度 微评:“无人超市”测试信用值得推广吗? “无人超市”缺点大搜罗:付款靠心算、顾客体验不好 “无人超市”反映出诚信问题 但不宜成为衡量标尺 “无人超市”试验:现金支付与支付宝支付概率相当 搜索更多: 无人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