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向“多极化”(multipolar)
的方向发展,全球人口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将使得权力平衡也从西欧和北美地区,逐渐变得更倾向一些大型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和印度。
在这过程中,美国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在全球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但将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甚至是没能力在多个区域同时施展影响力;权力的重心将有所转移,认识地缘政治的变化与制定正确投资策略息息相关。
关注地缘政治变化
在瑞士信贷举办的2015年“全球大趋势论坛”上,瑞信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部门全球研究主管郝建霖(Giles Keating)在讲解瑞信最新的大趋势报告时,重点强调了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
郝建霖指出,在关注新兴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当下,更须要注意的是各个新兴经济体的军费开支增加。例如,中国军费开支在20多年前微乎其微,但如今已攀高至相当于美国军费开支的约四分之一,并继续快速增长。
同样地,俄罗斯军费开支在经历苏联解体引发的大幅下跌后,已经重新步入扩张周期,而印度、沙特阿拉伯等新兴经济体的军费开支也在不断地上扬。相反地,西欧国家的军费开支则呈下跌趋势。
郝建霖强调,投资者不能忽略这些地缘政治的变化,但也无须过度在意,因为历史数据显示,即使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这也只是在短期内造成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对长期的大趋势并不会造成显著冲击。
当然,如果发生全球性大规模冲突,以致于严重影响商品供给和贸易连接,带来的冲击则更可观、更深远。但瑞信相信,这样的情况很难会发生,因为有违强国的利益,因此较有可能发生的是地区性矛盾。
与此同时,瑞信在大趋势报告中指出,新兴市场的最大机遇在于其消费者群体的快速增长,这对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业者、电子商务、运输,以及教育等领域有利。
因为互联网普及带动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同时扩大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令其在全球零售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中国主导的亚太区,而相应的数码产品、付款方式、在线旅游等服务也会受益。
运输的重要性在于商品和货物的移动,进而扩展至供应链领域,因为许多零配件和最终产品如今都来自和发往世界各地。这也就进一步牵扯到能源使用效率;能够提供高效率、低排放运输技术的企业将在未来脱颖而出。
教育则在于如何满足全球各经济体对技术型劳动人口的需求,这目前依然是供不应求,许多企业都要在全球征求和争夺人才,为能提供劳动力外包解决方案和技术、专业教育和培训服务等业者创造机会。(早报网)
IMF: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 IMF:全球经济可能在未来两年复苏 联合国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1%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全球经济面临分化 搜索更多: 全球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