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面
传统餐饮反思:团购没得玩
在与互联网碰撞磨合中,传统餐饮渐渐有了一些思路,懂得运用互联网,也懂得如何不迷信互联网。
向大众餐饮转型
“八项规定”出台后,高端餐饮遇冷,与此同时,团购、外卖、包括雕爷牛腩、黄太极煎饼等互联网形式迅速积累了口碑效应。见状,高端餐饮也就不再端着,转向大众。
净雅原本定位高端餐饮,2013年起开始全面布局火锅、团膳、快餐等大众品牌,称未来三年内,大众餐饮在集团的收入占比将提高到70%-80%的份额,彻底改变高端餐饮占比90%的现状。
俏江南也已经在尝试,目前已经可以在饿了么等订餐网站上订到俏江南的外卖。
转向大众餐饮的同时,这些餐厅共同的选择是重视互联网营销。像在线支付、预订、点餐等环境设计,俏江南、金百万、眉州东坡、小南国等中高档餐企都在尝试。在这方面技艺娴熟的海底捞式营销、粉丝经营、口碑传播也为他们所借鉴。
团购带来的是伤害
瞄准大众市场,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降价赔钱。商家对互联网玩法也有了一定底线。
俏江南高级市场总监赵锡刚去年7月在一次沙龙上表示,团购给传统商家的伤害太深,目前整个俏江南集团团购比率控制在6%以下,这一水平是历史最低点。
山东老家董事长尹江波不久前在谈到“团购”话题时说,对餐饮企业来说,再搞团购,绝对是“自杀行为”。
业界的共识是,大流量的团购平台确实可以通过低价为传统商家带来大量用户,但因价格低廉而来的用户最终很难转换为二次到店客流。这造成了很多餐馆“不用团购没客流,用了团购没钱赚”的尴尬。
尹江波说,中国餐饮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人工、材料等各种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用利润换流量的团购方式,已经无法为企业带来稳定流量等实际效益,而是成为了商家纯粹的让利。70%顾客到店消费后才购买团购券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餐饮行业营销需要新思维。
再延伸
餐饮外卖现在“有点乱”
互联网餐饮出现后,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了。
去年,有浙江媒体曝光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点等违规操作,幽灵餐厅和无证无照的黑作坊渗透订餐网站。2014年12月,杭州市工商局对互联网“黑外卖”事件做出处罚决定:“美团外卖”罚款2.8万元,对“饿了么”网站立案调查,同时责令“淘点点”网站整改。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曾表示,在新业态方面,当前餐饮业的外送服务很活跃,但在外送服务业中,食品从生产、加工到进入消费群体,中间环节的监管,包括运输方式、检测标准、时间限制等这些规范化的尝试,都值得关注和研究。
冯恩援对记者说,当前的难题是:作为餐饮服务商,外送网站需不需要领取餐饮业服务许可证?外送专业技术上,什么温度,该用什么样的包装,配送过程中食品是否变质,这些都没有服务规范;而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是找配送方还是找餐厅方,责任界定也很难。(来自:新京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购物中心里的快时尚餐饮已走下“神坛”? 刷卡支付费用高 餐饮业遭遇“收钱”烦恼 限制三公消费重创高端餐饮 潍坊多家餐饮倒闭 某O2O创业者亲身讲述餐饮后端采购的业务流程 从2014年全球大型连锁餐饮业绩报告看餐饮趋势 搜索更多: 餐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