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走在各大商场随处可见各类粉红色的促销牌,“三八妇女节”的促销季已然来临。然而在电商冲击之下,实体零售业者的日子并不好过,面对电商的超低价格,实体店往往无力还击,这些业者有些选择与品牌商户协商让利“火拼”电商,有些则突出体验式消费来差异化吸引客流,还有一些则选择与电商合作“共分一杯羹”。
但令实体业者担心的是,越来越的节庆促销和与低价让利后,让其利润越来越下滑,透支性促销消费让实体业者全年收益不平衡,这些都进一步导致传统百货业者大幅度业务调整甚至关店。
争夺“她经济”市场
在消费市场,女性一直是购物的主体人群,因此“女人节”这个节点必然是商家必争之地。
一向嗅觉灵敏的电商提前就启动了对“三八妇女节”促销的计划,抢占实体店市场份额。去年“三八”节期间,阿里巴巴联合诸多商场和生活娱乐品牌,尝试“手机淘宝生活节”,砸下重金请网友吃饭、K歌,今年淘宝则进行“三八节”的扫码抢购。早在上个月,京东就推出“美妆正品险”,同时启动“美妆蝴蝶节”促销,以“超低折扣”、“超值满减”、“爆品返场”等一系列促销活动抢占市场。同日,苏宁开启“闺蜜节”,苏宁美妆和苏宁“红孩子”齐上阵。1号店则上线“宠爱女人节”,从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厨卫等女性消费热门领域下手,布局“女人节”。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方式正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50%以上消费者都已将购物主战场向网络平台转移,约70%女性网购多于线下购物,63%女性至少每天上网浏览购物网站一次,67%女性网购比配偶多。
如此犀利的竞争之下,实体业者已然坐不住了。打折优惠是基本技巧,比如新世界打出了满1000元送300元、部分饰品立减等促销,置地广场、百联等则纷纷以折扣示人,还有商家打出购物满一定金额免费停车等。记者走访不少商场都看到各类“三八节”的五折优惠或立减活动。
有一些业者则选择突出体验式消费来吸引客源,比如太平洋百货麾下数家门店正在升级,增加餐饮业态以导入客流。
另有一些业者则选择与电商合作。田小姐作为大悦城的推广部总监助理,这几天正忙于商场“三八节”促销,其透露,大悦城也采取满一定金额进行返利的模式,但其是与电商合作返利,因为其希望通过电商平台和电子支付导入更多消费者。同样地,银泰系也是一直保持与阿里系的O2O合作来增加实体店消费者。
实体业者的尴尬
尽管实体零售业者采取了多种方式促销,然而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令实体业者越来越陷入尴尬境地。
“不少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依旧是价格,但是与电商相比,我们实体店的折扣力度明显小,即便是五折优惠,价格还是会比网购贵,因为我们的成本高,毕竟我们的租金、人工等无法避免,一件衣服的实体店售价通常是成本价翻十倍,即使是五折也是五倍成本价,实体店价格比起网购可能仅有二至三倍成本价还是高了很多。”一位在百联系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透露。
一位服饰品牌商坦言,其在网络平台和实体店都有生意,比起实体店需要收取租金和扣点,其更愿意在网络平台销售,尽管网店也需要不少广告和排名营销成本,但其出货量巨大,薄利多销。
此种状况下,更多类似“三八节”的节庆促销反而增加了实体业者的压力。
“因为我们的价格要走低,成本却难以分摊,品牌商越来越愿意和电商合作,我们的客人也有流失。最令人难受的当属消费透支问题,因为人的消费能力在一段时间内是有限的,一旦被某个节日点消耗过度,则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减少甚至没有了消费需求,尤其是非刚性需求,会非常明显下降。那么我们实体店的全年收益会非常不平衡,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全年天天都促销。”太平洋百货以为内部人员透露。
如此窘局之下,给实体业者带来的长期挑战是业态调整,比如太平洋百货引入餐饮来拉动人气、353广场调整为悦荟,万达则进行了“去服饰化”整改。
部分难以支撑的实体业者甚至关店止损。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大型连锁百货2014年以来已经和明确将要关店的数量达到38家,其中,关店数量最多的百货品牌为百盛百货、马莎百货,各为5家;其次为伊藤洋华堂,关店数量为4家,而王府井百货、中都百货、NOVO百货、宝莱百货,尚泰百货等百货品牌,在二三线城市均有关店现象出现。
(第一财经日报 乐琰)
步步高董事长王填:不能对电商和实体店实行双重标准 王填:电商与实体店不能在监管上搞“一国两制” “三八”节电商大战硝烟弥漫 扬州实体店齐发力 杭州首家那曲特产实体店 昨日开业 两会王填呼吁:对电商和实体店不能双重标准 搜索更多: 实体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