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仍然是未来拉动欧洲经济的主要动力。但从2013年末开始,德国被卷入顺差之争,欧盟委员会一度展开“宏观失衡程序(MIP)”,试图判定德国的顺差是否可被视为过度。2014年10月,IMF也发布报告称,由于制造业竞争力强、成本低,欧元汇率走低等优势,德国贸易顺差逐渐赶超中国,2013年达到2740亿美元,超过中国的1830亿美元。
但魏柏昂并不认为顺差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他表示因为欧洲总体经济比较弱势,德国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一直存在贸易顺差。另一方面,德国出口有利于促进整个德国甚至包括整个欧洲本土的竞争公平性,购买同等便宜的产品,从而使世界市场达到公平效果。
魏柏昂表示,目前欧洲所面临的通缩需要借助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改革。他认为或许欧洲央行能够在这方面花更多的时间,让欧洲政府采取一些行动。2013年欧洲央行两次降息但均未取得成功。因此,即使欧洲央行可以再一次采取行动,但欧洲各国政府需要明白如果自身不行动的话也没办法在国际市场中有话语权。
从过去经验来看,2000年德国发展非常缓慢,此后采取激进税制改革,在2002年和2004年间就实现了扭转。魏柏昂表示,只要采取恰当的改革方法,就能够改善现在的状况。
中国总体乐观
根据瑞银报告,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减缓,步入“6时代”,预期今年中国GDP增长6.8%,2016年则进一步减速至6.5%。
魏柏昂提出,今年,疲软的房地产经济在需求端会得到一定的修正,曾投资于房地产的资金正逐渐转向股票投资。中国股市在去年年末持续上涨,今年成长性好的股票以及大蓝筹的机会仍存在。此外,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加速,魏柏昂期待政府更多的举措来保持改革的步伐。
他同时表示,在新常态下,减少过度投资、从依赖出口转移到发展服务型经济,将有益于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来看,新的经济模式已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经济体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内需也成为增长的主要部分。魏柏昂认为,未来,内需的增长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期,人民币在经历长时间升值后出现轻微贬值。魏柏昂表示这并不是因为人民币疲软引起的。在强劲的顺差支撑下,人民币依然是强货币。目前的贬值主要是由于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走强所导致的。“轻微贬值在未来两年我认为并不是一个问题,人民币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货币”魏柏昂表示。
面对经济周期的到来,魏柏昂建议在设定货币政策时应该放眼长期影响,即使是为2-3年制定的货币政策,也应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对金融市场带来的改变、后续的发展方向,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等。此外,使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魏柏昂表示,利率工具主要是用于面对经济周期。而在面对财政周期时,央行需要利用其它更加微观谨慎的工具,并和宏观工具相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多解决方法,比如流动性政策,信贷政策等,而不仅仅是利率工具。
总体来说,魏柏昂对中国经济依然持乐观态度,国际上也不断有资金涌向中国,中国依然是很多海外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重要一部分。他表示,目前中国的增长大约占全球增长30%,GDP占全球的10%,PPP汇率则占到了全球的20%,这三个数据均表明了中国经济的潜力与重要性。(财新网 张榆)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世行将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至3.0% 全球经济可能迎来好年景 图解2014年全球经济 全球经济将加剧“分化” 2015年全球经济大势 搜索更多: 全球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