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开个咖啡馆”是很多人青春时代的口头禅。其实,“开个咖啡馆”并不难,“开个赚钱的咖啡馆”却难于上青天。目前各大城市的咖啡馆中,盈利的门店仅不足一成。但如此窘境,还是挡不住梦想青年纷纷集资开店。
【华丽人物志】本期主人公,简家甫先生,来自宝岛台湾,现任CBC咖啡学院执行董事,一个热爱咖啡的理想主义者,但他会给梦想开咖啡馆的热血分子们先泼一盆冷水,然后再一步步传授了如何开好一家咖啡馆的秘诀。
先谈谈历史:
外资品牌为中国咖啡文化开荒
简先生介绍到,中国大陆的咖啡“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1990年左右,在海南、广东地区开始出现了上岛咖啡。
1996年左右,SPR在大陆开了第一家店。2000年左右开始扩张。目前逐渐从一线城市淡出。
1999年,星巴克在大陆第一家店开在北京国贸(原店址现已变身一家奢侈品牌专卖店),2005年左右星巴克在华开始盈利。为加快扩张步伐,在北方,星巴克与北京美大咖啡合作;在东部,星巴克与台湾统一合作;在南方,星巴克的合作伙伴是香港美心食品有限公司。(此后,星巴克陆续对北京美大星巴克、上海统一星巴克和广东美心星巴克实现了控股)
2008年,CostaCoffee在大陆第一家店开在上海。在南方地区,CostaCoffee和江苏悦达合作;北方地区的合作伙伴是华联集团。
2010年,华润集团斥资3亿收购太平洋咖啡。
2010年,韩国风的漫咖啡入华,利用出色的营销策略迅速扩张。
但并非任何一个外资品牌都能在中国大陆成功。简先生提到,北欧人均咖啡饮用量世界第一。某北欧咖啡品牌曾经进入中国,投入近1200万,开了七家店,但最终因水土不服而撤出。消费市场和经营团队,是外资咖啡店连锁品牌入华面临的最大问题。
然而在咖啡土壤浓厚的西方,外来的连锁品牌并不容易扎根。星巴克始终无法在意大利立足,而且已经撤出澳大利亚。
2015年大概有10个国外品牌入华。中国市场也绝对有空间供它们生存——当然,能不能活下来是另一回事儿啦。
中国咖啡市场刚刚起步
根据来自星巴克的数据,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之后,咖啡产业才会发展。目前中国有12个城市达到此标准。中国“消费升级”的拐点来临之时,咖啡馆这一休闲文化的产物在大城市会越来越普遍,且全国GDP前50名的城市都是培育咖啡馆的土壤。
那么中国的咖啡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简先生总结,有以下几个趋势:
1.咖啡馆面积缩小
虽然在2014年底,星巴克在西雅图轰轰烈烈开了个巨型“原生态焙烤咖啡体验店”,但这也是星巴克为品牌发展所做的重金投资,对于个体咖啡馆老板们并无太多的参考意义。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再加上中国地价上涨,咖啡馆面积越来越小是必然。
2.咖啡品类增加
就好像消费者刚接触红酒的时候,只认“赤霞珠”。随着咖啡文化越来越普及,各种精品咖啡的价值也会被慢慢认可,消费者也会心甘情愿为品质消费。另一方面,咖啡也要因地制宜,需要店主研究并且选符合当地人口味的咖啡。
3.咖啡馆也“跨界”
咖啡馆最初就是阿拉伯人们聚集在一起聊天、下棋、会友的地点,现在这个功能也不变。而且咖啡馆在中国本身就有文艺气息,可以和类似的行业做混搭。简先生说,光合作用书屋的思路其实很不错,很像台湾的诚品书店,但是最终因资金链问题不得不关闭,的确可惜。目前和绘画、文学、电影甚至宠物混搭的咖啡馆越来越多,各种IT圈的创业咖啡馆也层出不穷——“跨界”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一句话总结:未来的咖啡馆会越来越精致、细分。
如何开好咖啡馆?
外资品牌咖啡馆扩张速度超快,离不开总部其经验丰富的团队,还有总部的资金支持。但目前中国的私人咖啡馆盈利状况总体不佳,绝大多数都挣扎在生存线上。
简先生从2009年开始开办CBC咖啡学院,发展至今,已经有2000个学生出师。他深感,大概有80%开咖啡馆的人都是女性,而且所有想开咖啡馆的人,绝大多数都只怀抱着一颗文艺青年的初心,对财务、选址、物料、运营毫无头绪。很多人最初坚定要开咖啡馆,但开张三个月之后就反悔了。
简先生表示,虽然目前许多咖啡馆打营销牌,但是长久来看,还是务实路线最有保障。选址、品类和制作是咖啡经营者必须要学习的三项。而且服务和产品永远是做生意的根基。咖啡馆老板在员工培训、前台运营方面也要花心思。
目前,CBC咖啡学院在二层常年有咖啡培训班,面向打算开咖啡馆的经营者、投资人,还有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科普课程。今年1月,咖啡学院在一层还开辟了实习运营区,做到工学一体,让咖啡学生们理解理论知识之后可以直接实操,提前面临真实运营时的种种问题,避免学员把咖啡馆开起来之后又被现实打败。
咖啡馆,开张容易,经营不易,且开且珍惜。(来自:微信号:华丽志)
外来咖啡连锁店在华增长迅猛 形式多元化
海南首家24小时书店海口开业 可边品尝咖啡边读书
众筹咖啡馆? 那都是亏钱屌丝干的事情
圣沅益州国际广场昨日开业 屈臣氏、太平洋咖啡等进驻
外来咖啡连锁店在华增长迅猛 形式趋向多元化
搜索更多: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