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年报披露15日启动,沃华医药拔头筹
2015年上市公司预约披露时间表正式出炉,综合深沪交易所最新消息,首发年报将在1月15日披露。中小板公司沃华医药拔得头筹。创业板首家披露公司为楚天科技。松辽汽车将成为沪市首批发布年报的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两市已有逾千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全年业绩预告,其中近七成公司报喜,约154家公司业绩有望翻番。分析认为,2015年已经开始,年报题材逐渐成为A股市场最有吸引力的操作主线之一,其中业绩存在超预期增长的滞涨股和高送转潜力股有望迎来市场关注。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1月5日起再降,创近十年来新低
随着国际油价一路猛跌,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也迎来了自去年9月起的“五连跌”。从民航局获悉,由于1月起航空煤油价格降至5年来最低,从1月5日开始,800公里以上和800公里(含)以下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将分别降至30元和10元,比去年12月分别下降了30元、20元。
民航局方面表示,今年1月,国内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班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每吨下调了917元,至4795元/吨,该油价已达到2009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相应的,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最高收取标准也随之进行调整,800公里(含)以下国内航线下调至10元/人,800公里以上国内航线下调至30元/人。此前,两种航段的燃油附加费分别为30元和60元。本次下调之后,燃油附加费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低。记者从多家航空公司了解到,各航空公司将从1月5日起执行调整后的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
据京华时报报道,事实上,这已经是从去年以来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第五次下调。去年9月,受到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将800公里以上航段的燃油附加费由120元小幅下调至110元。一个月后,又将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的燃油附加费由60元调整至50元。
去年11月5日,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迎来年内最大降幅。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由50元调整为4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由110元调整为70元。据了解,上一次燃油附加费出现70元、40元的低价组合还是在2010年10月。
去年12月5日,上述两种航段的燃油附加费分别再降10元,达到30元、60元。
携程方面表示,目前800公里以上航段的燃油附加费只是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的燃油附加费已经降到了去年同期的六分之一,加之在民航淡季里很多航线放出特价机票,一些航线加税后的价格比同线路的高铁车票要便宜很多。
俄罗斯石油出口关税下调40%,三年内将下调70%
据俄罗斯海关网站报道,根据原油平均价格测算,自2015年1月1号起,俄罗斯石油出口关税将下调,下降幅度达到40%。3年内石油出口关税将下调70%,石油产品出口关税将下调70%-400%,石油矿产资源开采税提高70%,凝析油开采税提高550%。
国际油价刷新5年多新低,美元大涨创8年半新高
周五为美股2015年首个交易日,标普高开,但随后因美国ISM制造业PMI意外创半年新低,美股走低,收盘时三大股指涨跌不一。中国制造业PMI不佳、上月俄罗斯和伊拉克原油产量增加,油价刷新五年多新低。美元大涨突破91,创至少八年半新高。2月交割的WTI油价收盘下跌1.1%,收报52.69美元/桶。
标普500指数跌0.70点或0.03%,报2058.20点;道琼斯工业指数涨9.92点或0.06%,报17832.9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9.24点或0.20%,报4726.81点。
港股首个交易日开门红升逾两百点,内地金融股领涨
香港股市2015年首个交易日开门红,港股2日在内地银行股和保险股的升势带领下,上升超过200点。
恒生指数2日早上高开78点后逐步向上,在中资金融股的带动下,恒指一度升262点,最高升至23867点。港股最终在高位收市报23857点,升252点,升幅为1.1%。国企指数更大升260点,报12245点,升幅为2.2%,大市成交额为727亿港元。
内地股市2日继续休市,市场憧憬内地将继续放宽货币政策,以及金融方面有更多改革措施出台,内地银行股和保险股领涨大市。银行股方面,建设银行升2%,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升1.9%及1.4%。保险股方面,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保险分别大升5.1%和3.1%。
东北经济再度告急,工业产出10月同比仅增0.5%
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2014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在中国31省市中位居最后五位,其6%的增速较全国水平落后1.4个百分点。更糟的是,10月东三省工业产出同比仅增长0.5%,远低于全国7.7%的平均水平。
北京时间1月1日晚间消息,据英国《经济学人》,沈阳五爱批发市场的店主李晓莉(音)称:“人们挣钱越来越难了,花钱也不像以前那么随便了。”
李晓莉卖不出去的汽车坐垫反映了中国东北不断恶化的经济状况。汽车销量下滑、房地产市场下行,这是全中国的情况,但东北尤其严重。东北最大城市沈阳市2014年前10个月房屋销量同比大幅下跌26%。作为该地经济支柱的重工业也不再景气。
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2014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在中国31省市中位居最后五位,其6%的增速较全国水平落后1.4个百分点。更糟的是,10月东三省工业产出同比仅增长0.5%,远低于全国7.7%的平均水平。
中国“锈带”东北有居民1.1亿,过去二十年经济一直步履蹒跚,直到近期才显示了一些复苏的迹象。东北正寻求从依赖重工业向当代制造业中心和东北亚贸易中心发展,目前的问题是,经济失速只是暂时的,还是长期性问题,发展仍然受制于中央计划时代的遗留问题?
毛泽东时代东北成为重工业中心,但从1980年代改革开放起光环就开始褪色,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成为企业家的乐土。朱镕基时期的1990年代末,东北实施了国有企业改革,3000万下岗职工中有四分之一左右在东北,失业率飙升,抗议不断。
2000年代初,东北国有企业占到了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经降至50%左右,但仍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东北的经济结构恶化了,更为依赖投资和制造业,更易受到房地产放缓影响。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涌入采矿业、重型设备和房地产行业。
尽管中国经济结构变得更为均衡,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超过制造业,但东北却向反方向发展。制造业占比由2010年代初的47%升至2013年的50%,而服务业的贡献下降了。更惊人的是,2013年投资占到东北GDP的65%,几乎较十年前翻番。全国平均水平为50%,这以国际标准看也是过高的。
老式的计划经济思维根深蒂固,在1990年代末大规模破产发生后,一些城市官员认为他们需要中央资金发展更多国有企业。辽宁社科院的梁启东甚至认为,东北是全球苏联式经济的最佳典范,因为其中央计划思维持续了如此之久。他称:“很多人仍不理解或不相信市场的作用。”
东北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制于地理位置,不像华东华南占据主要国际贸易航道,东北毗邻的朝鲜和俄罗斯人口稀疏的远东地区,最重要的经贸国是日本,但中日关系近两年已经恶化。2014年前三季度,日本在辽宁的投资同比降低33.5%。韩国投资仅为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降幅更大。
人口趋势也是不利因素,整个中国即将迎来劳动人口峰值,而东北一对夫妇平均生育不到一个孩子,较全国水平低三分之一。东北正快速老龄化,人口也在外流,据北京大学研究结果,东北净流出200万劳动人口。
中央政府对此感到担忧,7月,中央派遣调研人员前往东北,李克强总理曾在2004年至2007年担任辽宁省委书记。调研人员结论是,东北官僚主义严重,数据造假猖獗。李克强暗示,中央将继续提供援助。他称东北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称,新改革的主题是“放手”,他称,政府必须放松对经济的控制,迫使企业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过去几年的情况显示,在中国老工业中心,很难“放手”。
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2014香港财经大事件
2014年度国内十大财经新闻、国际十大财经新闻
康师傅拟起诉第一财经及记者侵权 索赔1亿元
2014年全球经济走势:各国财经领袖表示谨慎乐观
2013十大国内财经新闻盘点
搜索更多: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