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近日,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发布了报告《避免进入死胡同:中国的经济改革及其全球意义》。在报告发布会上,报告作者DANIEL H. ROSEN表示,根据分析研究,中国的政策形成和经济模型正在发生决定性突破,新政策轨迹会对国际经济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报告旨在为中国以外的决策者及企业领袖提供其了解、监控并适应中国经济改革计划所需要的视野。它阐述了为什么中国着手实施经济改革,并描述了西方观察家所熟悉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十八届三中全会路线图、中央-地方财政改革、竞争政策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贸与投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土地政策合理化、劳动力与共享福利、环境政策改革、创新政策改革等九个政策领域的改革计划。该报告追溯了中国在实施这些改革措施方面的进展,并提出了可用于追踪其未来走向的定量与定性指标。报告进行分析,从贸易和资金流的角度来探究中国经济改革的全球意义。
“我个人认为,中国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还遇到了许多的难题。某些领域的产能过剩与另外一些领域的竞争不足同时并存,中国的问题是在以上情况以及资源能源产品扭曲的情况下,长年积累留下来的综合问题。” DANIEL称。
今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放弃改革创新,就会走进死胡同”。习近平在布鲁塞尔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举行会谈时表示,中国和欧盟要做改革 伙伴,在各自改革进程中相互借鉴、相互支持,为世界各国开风气之先。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和富有,一旦它放弃改革创新,就会走进死胡同。几乎每一次重大社会进步,都必然伴随着一场重大改革。
报告认为中国的增长潜力并未消耗殆尽。相反,数十年的高质量增长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是改革。DANIEL称,中国有巨大的机会升级制造业以生产出具有更高质量和更多无形价值的产品。农业现代化有巨大潜力为国家及1 亿留在农村而不移居到新城市的居民造福。从广告业到医疗保健业再到工程方面的诸多服务行业已经日臻成熟。大量中产阶层渴望在环境治理方面做出投资。这些增长机会依赖于迟来的监管改革,但其实施速度会超过大部分人的预期。
此外,DANIEL分析称,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维度也需要进行改革。贸易在经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拥有巨大的比较优势来满足全球需求,并且对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具有大量内需。金融全球化在中国才刚刚开始,如果中国与全球储蓄者的金融活动能够自由跨越中国国境的话,那么跨境证券投资将大幅增长。如果中国公司公司想保持住全球市场份额,并在国内实现能力升级,则对外直接投资至关重要。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中国都将继续依赖于全球自然资源,即使外国的政策环境风云变幻且存在地缘政治担忧。
在报告中,DANIEL预计中国的GDP增速在2020年将达到6%。
报告预计,中国GDP增长的一半来自国家资本的持续投资,但前提是该投资较目前而言需要关注不同资产。另一半可通过更加高效地利用中国有限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来实现:即经济学家所指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通过效率实现的增长取决于新的规则和制度,即让市场来主导资源配置,将人力、货币和材料等资源分配到实现最快增长的部门。
据此,DANIEL推测,在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项目的大量投资出现逐渐衰减的效果,并且来自生产率的潜在收益都将消失。只通过投资实现的增长意味着会在2020年出现硬着陆:GDP年增长率不会超过3%。不断下降的生产率很容易拉低私人投资,使GDP增长降低至1%。
报告称,在改革过程中,中国将于2020年调整至大致平衡的经常账户,目前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2%。这是由于在较好的外部资产组合下实现了1370亿美元的贸易和1450亿美元的净投资收入所产生的:这两者都会逆转当前情况。进口增长快于出口,有助于缓解贸易政策压力,并且中国会因更多的企业投资获得更高收益,而不是依靠外汇储备带来的低利率政府债务。在该期限结束时,中国的官方外汇储备将会适当减少。
社科院:预计2014年人均GDP达7000美元 明年GDP目标:7%成主流建议 智库:预计中国今年GDP增7.3%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 创下近6年新低 搜索更多: 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