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意大利遍地是名牌,就连警察的制服也是名牌,但真正进入中国的意大利时尚品牌不足20个,这种现状有望在明年终结。
红商网讯:9月10日,由北京全联诚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2015年春、夏季意大利时尚品牌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明年起,将有涵盖服装、鞋类、包袋、饰品等几大类品质优良价格适中的35个意大利品牌集体亮相中国市场。
有别于奢侈品的是,这些来自于意大利各个城镇的品牌价格在几百元人民币到二三千元之间,非常适合注重时尚又不奢华的白领和工薪阶层。
重建意大利厂商中国信心
据本次意大利时尚品牌引进人、北京全联诚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合田介绍,意大利的时尚品牌接近千家,每一个城镇都有生产时尚品牌的企业,此前之所以少在中国市场出现,原因之一是意大利是一个享受型的国家,很多厂商并不热衷开拓另一个市场。加上意大利一些品牌也曾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过展览,但展览之后并没他们所期待的结果出现,因此意大利厂商对中国市场缺少信心。
黄合田坦言,意大利厂商一度不太信任中国的商家。“他们非常担心自己的品牌到中国后,由于推广不利或不负责任把自己的品牌搞砸了。另外,中国的商业诚信还有一些问题。意大利商家一开始对我们的进口商或商城业主都很信任,付了定金之后就发货,但很多尾款都难以结清。”黄合田告诉记者,在这次品牌引进中,委托他们帮助解决问题的意大利品牌就有六七个。
黄合田引进意大利品牌的盛情一开始的确遭遇“冷意”,中国商家的诚信问题让意大利厂商犹豫不决。但他没有灰心,依然寻求着突破和进展。后来,终于联系上了意大利本土的一家品牌推广公司HAMS,并与之形成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在HAMS的说服和引领之下,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有了这批品牌肯来中国的尝试。
“现在,很多外国国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适应中国的存在,同样,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存在一些问题,彼此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慢慢地就会彼此熟悉并产生很多合作,不管是商业的还是文化方面的交流。”意大利大使Alberto Bradanini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对我们来说,文化是传达我们的价值观、传统、审美观以及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我相信中国现在非常追求这种生活方式,所以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意大利和中国间的一些共同点,一些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时尚不奢侈的大众消费品牌
谈起引进这些品牌的初衷,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与城市开发委员会秘书长高东旭表示,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人们对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生活丰富多彩的多样性追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商业地产爆发式增长,但商业基础离我们的市场需求、人民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品牌角度讲,从品牌角度讲,还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品牌资源相对匮乏,二是我们商业品牌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我们商业地产和商业资源之间脱节,千店一面,逛了一个就等于逛了全部。我们作为消费大国,希望把好的品牌引进来,面对面地学习这些品牌的成长经历,包括文化创意和设计理念等,以便很好地促进我们自身国民品牌的增长。”
高东旭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一提法国意大利品牌,我们老觉得会不会是高档奢侈品,“再次强调,我们引入的这些品牌大部分首次进入中国,他们在欧洲属于中小品牌,基本也就十几家店,但文化传承非常深厚。服装类基本处于五六百块钱这个档次,在国内严格讲还谈不上奢侈品,但是很时尚。归纳一下就两句话--‘大众消费品牌’和‘时尚不奢侈’。
意大利大使Alberto Bradanini表示,意大利和中国是两个很相似的国家,都是文明古国,尤其是在美食、品牌和创新方面有非常相似的共同点。“虽然刚开始带来的是时尚品牌,将来再有机会带来一些其他的,包括饰品、意大利美食和一些有特色的产品。”
集约式亮相规避潜在风险
HAMS 公司是一家专门推广意大利中小企业品牌的服务商,公司执行董事长史蒂芬妮·加洛西女士介绍,意大利的这些中小型企业与中国的中小型企业一样,要走出去依然很困难。“此前进入中国的一线品牌因为公司大,比较有实力,能够开旗舰店,能够自己到中国设公司。而对于我们这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在中国开一家店,风险要在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我们不敢轻易去尝试。”
“我们更着重于,集约式地把这些品牌一起邀约过来,我们会找商业地产商、开发商、百货商城,以升级、换代、集中解决的方式和方案,让这些意大利品牌以整体的进场方式形成规模效应。” 黄合田对此颇有信心,他认为,第一,与意大利有基础有信誉的品牌推广公司来合作,让意大利的商家少了很多担心;第二,这些商家无需冒太多风险就能达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
黄合田先生有在美国供应大百货公司近三十年的工作经验,他非常看好在一个大商场集中式地销售这些品牌,“每一个季节引进一些适合当地品味的品牌,希望这种集约式的亮相让理智的消费者在各种比较中作出取舍,触摸世界市场的潮流,体验式地感知意大利的生活品味。同时,我们也并不排斥传统的代理形式,希望各地更多的代理商选择合适的品牌进行代理,也愿意以线上的商城开通网上购物的渠道,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要。”
“不管是对意大利人还是中国人来说,这些意大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同样存在一些风险,但这是一个商业的模式,并不是类似投资方面的风险,所以我不认为有很大的风险。”意大利大使Alberto Bradanini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目前中国对意大利的出口是25亿欧元,而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是10亿欧元,我们是一半,就是说意大利出口和中国出口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我们通过这样的商业模式,就是想让中国人感受到意大利的这种生活品味、生活方式。当前,不管是中国市场,还是世界市场,都很复杂,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展示更好的精品。”经济网讯(记者 宋雪莲)
中国进口家装市场意大利份额占到首位 欧萨进口意大利面生虫 专家称不会危害健康 意大利:8欧元的中国服装被精品店卖到199欧元 “欧萨”牌进口意大利面包装袋里有虫 首旅建国酒店与意大利ATAHOTELS集团合作挂牌 搜索更多: 意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