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个行业来看,零售业总额整体增长放缓,多元化零售业态的兴起以及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很强烈的竞争力,加上人员和租金成本不断上涨等外因,国内百货企业普遍业绩缩水甚至出现部分店面倒闭的现象。
红商网讯:零售业的“寒冬”正在袭击中国百货业。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不含家居、电器)在国内关店共计158家,远超2013年的35家。
“从整个行业来看,零售业总额整体增长放缓,多元化零售业态的兴起以及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很强烈的竞争力,加上人员和租金成本不断上涨等外因,国内百货企业普遍业绩缩水甚至出现部分店面倒闭的现象。” 碧博通管理咨询(广州) 有限公司咨询顾问王远航对记者表示。
“寒冬”在持续
2014年3月23日,乐天集团旗下的乐天玛特东营市西城店关闭,“寿命”不足3年。
5月5日,百盛商业集团旗下的济南百盛购物中心店停业关闭,距离其开业刚满两年,期间日营业额仅约20万元。
百盛撤离济南仅1个月,福建宝龙集团旗下的宝莱百货开始撤离青岛,宝莱百货李沧店和即墨店分别于5月31日和6月15日关店。而据统计显示,除宝莱百货外,2013年沃尔玛青岛城阳店和乐购青岛四方店也相继关闭,青岛百货店关闭数量近年全省居首。
与竞争激烈的城市百货店相比,乡村超市的日子也不好过。6月下旬,媒体曝出有“农村沃尔玛”之称的百全连锁超市山东区域业务被整体裁撤,所有门店统一关闭。
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认为,目前百货业态的整体生存空间受到多重打击,压力大、竞争强,百货业面临着极大的危机。转型重塑迫在眉睫
“百货业作为中国最传统的零售业态,如果没有创新,接下来的倒闭数量还将增加。”易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零售业部总监齐瑞对导报记者表示,百货商场受电商打压,转型迫在眉睫。
“当前不少百货企业已经开始在区域战略的选择上作出调整,比如渠道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在O2O方面作出尝试,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为百货业带来新的契机。”齐瑞认为,目前中国的百货业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因此需要用创新来应对挑战。
在零售大环境疲软的情况下,电商成为某些百货商家的救命稻草,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不知道怎么做,不太敢做,做不起。”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这样概括国内多数实体零售企业在发展线上商城时所面对的困局。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零售业的“黑马”却正在扩张。据了解,英国的玛莎百货进入中国不到4年,一直利用“旗舰店+ 卫星店”等模式进行稳健布局。这一在英国历经了128年的零售品牌如今在中国也站稳了脚。
“从供应链、产品设计、英式风格等一系列的思路上,玛莎百货是创新的。”齐瑞认为玛莎百货在天猫旗舰店的销售业绩也不容小觑。
“对于需要依靠市场行为进行业态调整的百货业来说,应当将目光放在服务、体验和更多的创新形式上。可以借鉴韩国、美国和法国的诸多老牌百货业态的做法。”朱凌波认为。(经济导报)
消费低迷网购影响 广州百货业关店3家“止血” 百货业的衰落不能只怪电商 自身问题重重 百货业的衰落 不能只怪电商 消费低迷 网购影响羊城百货业关店3家“止血” 百货业面临转型大考 王府井南下18年首现关店 搜索更多: 百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