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为多元化货币体系
从全球储备货币过去数百年的变迁来看,一国货币并不会成为千秋万代的主宰者。2008 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持续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使得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正如当年美元取代英镑一样,美元将最终被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多货币体系所取代。
在商业经营上,美国是不可替代、绕不开的地方,而美元不仅在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其作为储备货币在各国外储中占比极高。从IMF近日公布的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报告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外汇储备总额升至约11.86万亿美元,在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60.9%,仍将是占主导地位的储备货币。
不过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美元储备逐季递减至目前的3.76万亿美元,且在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1.8%略降至当前的60.9%。“若继续下降,就确实意味着,到2025 年,美元将成为一个次要的储备货币,而中国央行可能会加快此种结果的发生,因其持有大约一半的世界储备金。”有经济学家如此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的加速国际化尤其是近一年来在欧洲市场的频繁“出镜”,被视为真正进入国际市场的开始。在全球层面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呼吁要通过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来逐步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同样也在加速。
在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看来,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崛起也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灵活化,所以由此产生的去美元化并不是目的而是效果。
不过,一种货币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才能被视为全球性货币。“近期之内人民币的使用即使增加一倍也不会对美元造成威胁。”丁爽对本报表示,最终来看,一个货币的地位应该从资本项目、金融市场方面来看其使用比重,这方面人民币占比还是非常低的,欧元、日元比例要高很多。(一财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货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