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商业地产圈内流传着这样一个判断:从目前的意向来看,在建的81个商业综合体项目,有一半项目属于地产开发商打算自己来招商运营。另外一半的一半,需要从外面请来专门的商业团队解决招商、运营等后续问题。剩下的项目,还处于发展思路不清晰、商业团队也难以寻找的状态。
红商网讯:百货与购物中心,这个曾经被称作“最佳拍档”的组合现在正面临分道扬镳的局面。面对零售业困境,百货不仅面临关店危机,曾经以强势主力店姿态入驻购物中心的模式也在经受考验。
近日,有关“购物中心去百货化”的消息不断,有成熟购物中心缩水原本百货面积的,也有新兴购物中心不再引进大型百货店的。
一时间,曾经的强势主力店似乎成了购物中心的“鸡肋”,“购物中心去百货化”也引来争论不休,有人说是趋势,有人认为是伪命题。
购物中心去百货化
“购物中心是否要去百货化”,业内龙头已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万达在福建的两个项目将于年底开业,而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广场中的万达百货都将“瘦身”至4个楼层。这一举动从侧面印证了此前万达广场欲减少零售业态的传闻。就在去年万达还对外宣布,2014年开业的万达广场(不包括万达百货)将全面取消服饰业态。
就在上周,广州本土百货品牌广州友谊商场发布公告,广州友谊正佳店续签合约十年,不过面积相比之前的3万平方米,减少了近一半。
正佳广场方面表示,该商业项目发展初期的几年,业绩比较低迷,友谊商场一直是其揽客的重要“台柱”。然而,随着零售商业环境的变化,友谊商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如今,正佳广场常常遭遇友谊商场门庭冷清的尴尬。
同样的现象也在沈阳上演着。从先先百货大悦城店到0101华府店再到如今的尚泰百货万象城店,购物中心主力百货纷纷选择撤出沈阳。
除了尚泰百货外,先先百货大悦城店和0101华府店闭店的主要原因也是经营不善,客流惨淡,“购物中心的体验性消费吸引了大量客流,但这些客流就是不往百货里走。”尚泰百货相关负责人对笔者说:“购物中心最初招主力百货是为了在丰富业态的同时,通过百货为购物中心带去更多忠实的客层,吸引更多的人气,但事实正好相反,主力百货竟逐渐成了购物中心里的鸡肋。”
购物中心的“瘦身”动作,已被业内看作是整个零售商业转向的信号,从追逐知名大型百货到主动缩减面积,现在,商业项目不再需要“紧紧抱着百货”。
事实上,很多新兴的购物中心已不再将大型百货看得那么重要了。笔者了解到,北京朝阳大悦城与主力店永旺百货解约,广州中华广场清退其主力百货店中华百货,港汇广场清退港汇新翼百货,上海龙之梦购物中心清退龙之梦百货。
购物中心的硬伤
“没有大型百货店,购物中心也能生存下来,这与以前的思维完全不同,这源于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位购物中心负责人表示。购物这一功能,已经不是紧密维系消费者和商业项目的惟一渠道。
面对新的消费模式,百货所固有的硬伤使得自身无法及时调整转型,购物中心试图通过去百货化来避免同样的命运。然而,与百货相同的是,购物中心也有着自己的硬伤,这也给购物中心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天然的阻力。
未开业前,高岛屋百货被认为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最顶级的购物中心,但是商场开业一年以来,人气一直不旺,有媒体报道,高岛屋百货开业一年多来,内部已有近30家商户悄悄“撤退”。虽然此前做过一轮调整,但目前来看此轮调整依旧没有解决人气低迷的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上海高岛屋存在选址硬伤,导致人气不足。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表示,高岛屋虽然与10号线伊犁路站相连,但是从商场出来要走到延安路及娄山关路,对于顾客而言很不方便。地段对于实体零售是很有讲究的,差一点都不行。
此外,定位不准也成为购物中心的又一硬伤。2007年开业初期,世贸天阶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商场宁可空置,也要保持个性。”在世贸天阶最初的招商规划中,首席执行官褚梅灵当时表示,商场目标主力品牌为一线品牌的副牌,如D&G、Marc by Marc Jacobs等。
八年时间已过,巨型天幕还在释放吸引大量客流的价值,但世贸天阶的零售品牌却越发落寞。零售品牌集中的南街2至4层出现了大量“世贸天阶”字样的围挡。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世贸天阶已放下身段从高端定位转型做快时尚。 共2页 [1] [2] 下一页 湖南嘉亨茂购物中心18日开业 欧时力等入驻 “伪体验式”害惨了购物中心 土库曼最大娱乐购物中心即将完工 八城购物中心甜品进驻量盘点上海居首 呈现四大趋势 购物中心新策略:嫁接互联网、注重文化营销 搜索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