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郑州作为二线城市,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地产商的青睐。作为中国最大商业地产服务机构,RET睿意德历经两年的深度调研和专业分析,于4月22日在郑州正式发布中国首个商业地产指数系统,指数系统显示郑州作为二线城市,包括写字楼和商业物业等在内的商业地产在快速发展后,已经进入优胜劣汰的调整阶段。郑州主城区商业已经开始步入购物中心时代,社区化商业也开始繁荣。
郑州等二线城市商业地产面临供应量激增后的调整
发布会上,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指数系统综合了宏观经济、商用土地、租金及空置率等方面的数据,对中国一二三线城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尽管面临电商的巨大冲击以及阶段性供应量过剩,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商业地产市场已进入第二轮上升期。中国商业地产仍以年增长12.5%的增速继续跃进。最新的中国商业地产指数为133.9,同比上涨12.5%。
2012年下半年是商用土地成交高峰期,商用土地投资热情高涨,在2012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中国商用土地指数达到118.8。但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商用土地市场出现了拐点,到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商用土地指数跌落到79.9,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9.4%。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预计,历经三到四年的建设周期之后,中国商业地产项目供应量也将在2016年至2017年达到高峰。
商用土地出现市场拐点的原因在于,二线城市写字楼的高空置率以及较低的租金回报。开发商在二线城市获取商业用地的意愿因此降低。以郑州为例,在2014年第一季度就有7宗商用土地流拍。这意味着开发商对商业用地的价格开始不能承担,所以说它的流拍数量有比较大的增幅。
而伴随着大量的商用物业开发,部分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超过警戒值,巨大的招商压力已充分印证这一点。在此背景之下,各地政府商用土地的出让规模逐步收缩,至2013年底回落到历史较低水平。此举将有利于商业地产中长期的良性发展。从去年下半年,北、上、广出了很多住宅用地。郑州也出了住宅的地王,对商业用地不那么追捧,又回归到住宅用地。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总经理陈曦指出:“一线城市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在第三产业规模、境外资本利用、优质企业集聚等层面,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包括郑州在内的二线城市则面临供应量激增后的调整,三线城市相对而言被长期边缘化。面对同样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更为滞后的商业基础,优质商业土地的投资价值却得以凸显。未来数年有望成为替代二线城市的一片蓝海。” 共2页 [1] [2] 下一页 大商集团与宝龙地产合作 开发四大购物中心项目 永旺在华最大购物中心苏州开业 面积达7.5万平 永旺中国华东首家购物中心在苏州开业 永旺中国最大购物中心苏州开业 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 中国位列2013全球在建和新建购物中心规模之首 搜索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