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国内两大零售业巨头国美和苏宁近日分别发布去年财报,业绩相差之大让人大跌眼镜:国美2013年销售收入约人民币564.01亿元,同比增长10.4%,利润达8.92亿元,综合毛利率增18.4%,回归历史高位;苏宁去年总营收约105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9%,利润1.61亿元人民币,但毛利率同比下降94.65%。
同样的竞争环境、相似的经营业态,国美和苏宁为何交出截然不同的答卷?细读两家业绩报告不难发现,国美和苏宁都在实体店向O2O转型路上,不同的转型方式决定有欣喜也有阵痛。
国美着力提高消费价值
国美总裁王俊洲认为,在转型中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没有迷恋新渠道和新概念,而是回归零售业本质,即提高消费价值。他解释,碎片化消费行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幅增加,直接导致消费者行为从渠道选择转变为价值选择。也就是说,谁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价值,谁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基于此,国美在转型中没有把所有力气花在新建渠道上,而是从改变传统门店的经营方式着手。首先是改变商品出样方式,将各品类品牌依市场需求占比,分为指向性品牌、需求性品牌、选择性品牌三大类,保证出样率,满足消费者对商品丰富度的体验需求。在价格方面,国美门店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全网比价服务,破除“线上比线下便宜”的误区。此外,门店员工针对部分消费者不熟悉智能家电、3C类产品的问题,强化讲解服务。
通过调整,传统门店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财报显示,国美旗下实体门店同店销售增长13.7%,其中第四季度可比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5%,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国美实体门店打破了“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怪圈。
王俊洲还透露,利率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根据消费需求调整供应方式。此前行业内出租柜台、销售返利的模式比较普遍,但国美改为直接采购、包销定制,对商品成本具有较强把控力,实现了产品结构差异化。2013年,国美差异化商品占比达30%,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苏宁为转型“超前储备”
王俊洲也承认,今年要对自身供应链和渠道平台升级,预计会加大这方面投入。而记者查看苏宁财报发现,其利润出现大幅下降,与苏宁在转型中选择先加大“基建”有很大关系。
财报显示,苏宁去年拓展线上业务的步伐很大,除家电等主力品类外,还增加了母婴、化妆品等新品类;进行金融产品、开放平台开发。新领域的平台搭建和广告宣传都耗费巨资。此外,苏宁根据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展所需,花大力气进行物流平台建设,2013年新建完成哈尔滨、包头、济南、南昌、广州等8个城市的物流基地,另有长春、福州、武汉、乌鲁木齐等17个城市物流基地在建。
苏宁市场部人士答复记者称,利润大幅下滑并不意味着企业转型失败,而是传统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必须付出的代价。该人士指出,品牌推广、人员储备、物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是“超前储备”。苏宁新领域的投入也有回报。统计显示,去年苏宁线上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8.90亿元,同比增长43.86%;母婴、化妆品等销售收入及开放平台业务、商旅、充值、彩票、团购等虚拟产品代售业务规模合计约42亿元,但未纳入苏宁合并利润表。
双渠道需要上下引流
中金公司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类似苏宁这样的“基建”十分必要,其在商品销售、金融业务、虚拟服务、物流等领域有所突破,线上线下双渠道优势值得期待。商业专家达宇则指出,两家零售巨头的转型选择反映出双渠道引流的重要性。他指出,在移动消费时代,流量、支付、物流是零售商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解决后两者,但如何平衡线上线下的流量、让两者互相促进而不是互相分流有待思考。
达宇建议,根据新的消费习惯和趋势,同一零售商的线上平台要学会把体验消费的部分向线下引,线下平台要将标准化产品消费向线上引。就实体店商而言,转型中的问题往往是线下客流大,但线上平台乏人问津。因此,要用好线下庞大的进店人流,将门店导购员变为双渠道营销员,承担线上流量导入;设立品牌APP,整合线下丰富的营销资源和线上精准的数据渠道。(解放日报)
“抱大腿”还是独立化 零售业O2O变革路径现纠结 中国零售业聚焦峰会4月在上海盛大开幕 传统零售业刮起O2O浪潮 鞋服业忙“跟风” 让“门外汉”来拯救濒死的零售业吧 百货业依然疲软 零售业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是趋势 搜索更多: 零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