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食品溯源”并非新词,然而这个过去更多停留在概念里的词汇正在日益接近我们。记者近日走访广州麦德龙、欧尚、Ole等超市发现,包括肉类、蔬菜、香料和鸡蛋等在内的很多农产品已经实现了“店内可溯源”,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商品条形码等方式在商场终端机或手机APP上查询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源头信息。目前,已经有包括广州在内的3批共35个城市的食品溯源体系建设试点。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多家超市发现,甚少有消费者去尝试这一新功能。
名词解释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是指在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生产、流通以及销售与餐饮服务等)被顺向追踪(生产源头—消费终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费终端—生产源头),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监控之中。该体系能够理清职责,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市场观察
部分超市农产品可溯源
记者近日从多家超市了解到,“食品溯源”已悄然入场。
记者在位于广州天河区的麦德龙超市采访发现,虽然店内的很多广告牌上都明显印出了“食品可追溯”的标记,但实际上看到贴有可追溯标志的商品数量仍然不多。记者在蔬菜类商品中没有找到可追溯的商品,水果类中只发现了两款来自新疆产的苹果贴有“追溯码”。记者想亲身试验溯源一下苹果,结果发现店内的食品溯源查询终端没有开机。得知记者的查询需求,销售人员将机器通上电,帮助扫了几次条码之后成功。该苹果的产地、种植人、包装、运输过程等信息都可以一览无余。
消费者反馈
“没留意过”超市这一功能
记者采访期间发现,除了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苹果溯源之外,几乎再无消费者提出此要求。经常在麦德龙买东西的梁叔表示对“食品溯源”“从来没留意过”。“你是说要扫描条码,用手机APP什么的吗?我们老人家哪会这些!”在某超市匆匆购物的黄小姐说:“超市里可以查询食品溯源?你要不说我从没听说过。不过就是知道了估计也没空查,能来超市买菜已经是忙里偷闲了,哪有那么多闲工夫。”记者在多家超市采访发现,对于“可追溯”的新概念,不仅消费者一头雾水,很多销售人员也不甚了了。华润万家蔬菜销售处的一位售货员表示:“没有哪个顾客会询问得那么仔细,只要价格合适,看着新鲜他们就买走了。”麦德龙的一些销售人员甚至也对自家的这项服务不甚了了。
在采访中,多数消费者认为,虽然很关心自己购买的产品是否安全,但目前卖场提供的食品溯源方式仍然不够便捷,大部分对新技术敏感的年轻人并没有时间在卖场里耽搁太久,而有空逛街的消费者又往往不喜欢使用手机二维码或APP来进行颇为“理性”的信息查询。因此,食品溯源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消耗的时间和技术成本仍嫌过大。
遇冷原因
消费者查询并不便利
记者采访时发现,食品溯源目前并不便利。首先需要通过输入或扫描“追溯码”,这种“追溯码”的数量一般在17、18位数字,如果想要通过店内扫条码的方式查询来源,小件商品还好,有时需要把一整箱的苹果搬到扫描机前,而且记者自己操作扫描了几次没有成功,销售人员也尝试了几次后才扫描成功。而其他的查询方式则需要消费者到电脑上输入17位数字进行查询,虽然商家称可以通过手机APP来查询,但记者使用iphone 4S查询发现,APP商店里并没有可供下载的软件,而麦咨达网上的“手机查询系统”多次点进去都打不开。
此外,也有消费者认为,目前可以进行追溯的食品品类仍然有限,因此有碍于消费者关注习惯的形成。“大部分局限在肉类产品上,感觉还是比较概念化。”
据广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市已在商场、超市等市场流通领域推广产地编码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整体来看,目前肉类,尤其是猪肉的食品溯源发展更为成熟,牛羊肉、鱼虾等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追溯体系。
专家观点
食品溯源核心是消费者参与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认为,食品溯源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怎样提升其对于消费者的指导意义,还有更多的方式可以探讨。“本来是一个方便消费者的好东西,却少人问津,除了宣传、指导不够,在一些细节上也需要更人性化一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也有专家认为,传统线下超市等零售渠道最难被电商取代的就是生鲜食品类产品,而对于“食品溯源”来说,“包括超市的追溯平台建设,与餐饮企业间的无缝化追溯对接等等,食品溯源还刚刚起步,远未发展成熟,但只有消费者积极参与进去,这一体系的建立才能真正实现其预想的效果。”(来自:广州日报 作者: 冯秋瑜)
深圳精品超市纷纷抢滩“午餐经济” 寻新盈利增长点 步步高等超市触网依赖本地化 配送更具优势 中百集团涨停 永辉超市浮盈约7000万 沃尔玛等外资超市业绩增速放缓 今年谨慎扩张 零售商谋划电商大计 超市触网依赖本地化 搜索更多: 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