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临近春节,正是品牌大打折扣的时候,满眼的SALE刺激着人们购买的欲望,但有些想为自己置办一两件奢侈品当礼物的消费者却纠结了——别人都是打折,轮到自己就赶上涨价或者马上涨价,为什么会这样呢?
2013 年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销售并不理想,不仅是中国,全球范围内奢侈品市场都处于增长放缓阶段。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涨价?疑惑中,拜托身在欧洲的朋友们去前线打听 情报,结果是:去年,欧洲市场上奢侈品价格确实上调,关于2014年是否会涨价,品牌专卖店的员工表示还没有收到通知,有些打折村的销售人员表示肯定会涨价,但时间和幅度不确定。经过一番调查,笔者发现,这种销售人员“预测”涨价的情况在中国也相当流行。
为啥涨价
其实,网NeverFull、Speedy、Noe、Alma等,涨幅在8%至10%不等,折合人民币相当于提价 200元~1840元。同时,Hermès、Chanel、Céline、Saint Laurent等品牌也开始行动,其中,Chanel法国专卖店仅 钱包就上涨1000元左右,但大部分产品调整后与国内仍有1000元左右的差价。代购方面以Saint Laurent金扣大号手包为例,原代购价约为 5480元,尔后价格上涨1500元,涨幅为30%。
在两年前,《服装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多数称原材料稀少和人工费增高是奢侈品涨价的 主要原因,但今年,更多业内人士表示,奢侈品涨价是品牌面对市场疲软的一项运营策略。高价位本来就是奢侈品的一大象征,在汇率变动、通货膨胀的经济形势 下,不涨价就意味着贬值,也意味着拥护者的流失,所以,涨价是为了“留客”。而且,品牌通过涨价提高排名,之后再进行饥饿营销,所以,涨价还可以“揽 客”。
但仔细分析,这个“可恨之人”似乎也有“可怜之处”,涨价的原因中也有一些无可奈何,而这一股强大的压力就源于中国消费者。去年, 众多奢侈品牌的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增长放缓,被其他国家反超。但这仅是地域上的问题,中国人依旧是奢侈品的最大消费群体,只不过中国消费者开始热衷于境外 购物或海外代购。
为了缓解这样的尴尬,弥补损失,一些奢侈品牌只能调价缩小欧洲和亚太区产品的价差,以引导消费者多在当地消费。 Prada集团曾经表示,如果欧元持续疲软,那么为了减少与中国的价差,我们可能会考虑将产品在欧洲的价格提高10%,但不会提高产品在中国内地的价格。 LVMH集团也曾公开表示,由于海内外差价创下历史高位,其在华业务目前受到了影响,该集团首席财务长虽然没有说会提高公司产品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但 LV确实在欧洲涨价了。为了让中国消费者回到中国购买产品,欧洲的消费者躺枪了。
涨价不等于保值
面 对涨价,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在其之前赶紧买下来。所以,代购会说:“现在不买,过几天会更贵,你看某某牌子已经涨了,几天以后某某牌子也会涨的,在涨 价之前抓紧啊。”国内奢侈品牌专柜的销售人员还会提醒顾客,“这些奢侈品即使用过了,也可以当作收藏投资,将来的转让价有可能比购买价还高,可以保值 的。”
在销售人员用温柔的语调给你进行一大串的数字计算后,奢侈品的投资价值华丽地呈现在眼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奢侈品真的保值吗?答案是否定的。商家偷换了概念,就算你购买的包包涨了1000元,也只能说你是占了1000元的便宜,这与保值没有关系。
奢 侈品与古董不一样,古董可以被拍卖、被收藏,而且在一片涨势的情况下,每次交易都能带来可观的利润,但奢侈品的转让几乎都是在二手店里完成的。据记者调 查,即使是全新的高档名牌包,在二手市场中,其价值也就是原价的3~7折,大部分都达不到5折。而且,最近奢侈品二手交易市场也开始走下坡路。2013年 12月,香港二手奢侈品零售商米兰站发布赢利预警,预计该集团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财年较2012财年将有显著亏损,在2013年上半年,米兰 站的收入同比下滑12.2%,并且由盈转亏,净亏损1035.4万港元(约800万元人民币)。
天津一家典当行负责人坦言,目前各大奢侈品牌基本上都是量产,所谓的限量版也比比皆是,这大大降低了奢侈品以往的专属性和稀缺性。现在只有极少数古董型的奢侈品还具有保值性,商场中销售的奢侈品可以说没有任何投资收益。
虽 然奢侈品“保值”是无稽之谈,但涨价是势在必行,2013年年末,Balenciaga等品牌已经在欧洲市场提价,但目前,中国市场还是很稳定,没有涨价 也尚未收到涨价通知。虽然与国际市场相比,奢侈品在中国的涨价幅度会相对较小,但像某些品牌提到的“不涨”应该不会出现。有业内人士预测,这股涨价风或将 在2014年3月到达中国。(来自:奢侈品中国)
奢侈品中国市场出现衰退 普拉达将以重点城市为发展核心 品牌忠诚度低 国人选奢侈品牌先看价格 快时尚借网络平台席卷全球 取代奢侈品牌成商场主力 奢侈品牌热衷中国化 礼品经济受冷中国元素该降温了 生肖营销 爱马仕等奢侈品牌马年各种举措赛“马” 搜索更多: 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