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你的第一台电脑是在哪里购买的?上海大多数消费者或许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数码大卖场。然而2010年以后,数码大卖场却逐渐风光不再,淮海中路上的赛博关门打烊、宏图三胞一家接一家“倒下”。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传统数码大卖场在市场中的地位下降?是电商、硬件厂商,还是数码卖场自身的问题?
数码大卖场“关店潮”
如今走过淮海中路西藏南路口,仍然能看到空空荡荡的赛博数码百货“铁将军把门”,货架都撤空了,店面则仍然闲置着。从去年12月25日起,由于物业合同到期,赛博数码柳林路店正式停业。
最风光的时候,赛博数码在上海至少有5家独立门店,可如今,消费者还能看得到的,只有以租几个楼面形式存在的4家店在“撑场面”。
事实上,上海所有的传统数码大卖场都可谓“门前冷落鞍马稀”。
2011年2月,百思买关闭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部9家门店。今年3月11日,万得城宣布关闭其在上海的7家门店。位于徐家汇繁华地段的百脑汇四楼也改造成了以美食和零售为主的欧洲街。对此,宏图三胞一位负责人表示,门店的调整很正常,目前整个行业发展都在放缓,这是大趋势。
电商厂家"前后夹击"
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管理学博士后刘明宇看来,数码卖场走下坡路的一大主因是受到网上交易的冲击:"这几年,京东、易迅等电商均以3C类产品作为主打商品运营,必然使得线下数码中心的消费者大量被分流出去。"根据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B2C市场3C品类交易规模达1508.7亿元,较2011年增长95.9%,占总体交易额的31.5%。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认为,电商是未来发展趋势,传统的数码卖场将不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刘明宇认为,从产业角度来说,数码卖场的走弱,与数码产品标准化有关。产业发展初期,数码产品标准化程度很低,追求个性化配置、追逐新款,让数码卖场有极大的市场需求。但随着产品标准化程度提升,消费者觉得到哪里买电脑、手机都是一样的,加上电商的价格优势,让数码卖场变得可有可无。
更雪上加霜的是,硬件生产厂商也在撤退。自苹果的体验店模式大行其道之后,联想、三星、索尼等一批硬件商都开始加快在大型综合性商场内开设官方品牌体验店,慢慢从数码卖场中抽身。
没抓住合适"赢利点"
刘明宇指出,电商冲掉的其实只有成品售卖的一部分利润,消费者在维修、组装上依然有着旺盛需求,如果数码卖场当时能抓住最适合、最落地的赢利点,加快转型,不会有今天的窘境。但他认为,数码卖场依然有"柳暗花明"的可能,"未来可穿戴设备将是一大趋势,它对消费体验的要求极高,更符合线下体验店的模式,若是数码卖场能适时调整重心,提早布局,或许还能寻到一块大蛋糕。" (来源:文汇报 作者:徐晶卉)
大卖场洗牌年遽然降临 粗放式增长面临终结 沃尔玛决定放弃在印度开零售卖场的计划 Mango发布多品牌大卖场计划 2014年开200店 家居卖场十一促销忙 买特价品“规则”不少 卖场提前清库存 武汉家电市场国庆整体遇冷 搜索更多: 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