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在六大运动品牌中报全部亮相之际,这些难兄难弟们上半年的关店数量再度被提及。长期以来,门店数量一直被视为零售业的晴雨表,纺织服装业的门店数量位居各行业前列,其门店数量的波动更易被放大。
尽管六大运动品牌企业大量关店被视为该行业盛极而衰的重要标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蕴含着业态调整的因素。换言之,在电子商务大行其道的今天,纺织服装企业的门店数量的确有必要进行调整,以达到符合电商时代的最佳配比。在此背景下,一些布局重复、业绩不好的门店势必要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动向、361度、李宁等服装企业的关店潮,一分为二对待,即一个胖子瘦了下来,也许是健身的结果,也许是生病的结果。
事实上,除了服装企业之外,其他很多行业企业都已经或正在缩减门店或销售网点的数量。所有这些合力的作用,带来的是连锁零售企业陆续关店。2012年,传统百货业首次出现店内人流量负增长情况。日前,继罗森、百安居、国美、苏宁、王府井洋华堂等零售企业陆续关闭部分门店后,统一集团麾下的统一优玛特关闭了其在北京的首家门店。
继续上溯,关店潮已经传导到商业地产。曾经把自持物业作为SOHO中国转型标志的潘石屹,日前已经开始大量抛售其所持有的银河SOHO,加快套现步伐。事实上,银河SOHO已开张很久,但至今没有几家商铺入驻,冷清程度堪比“银河”。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李宁等多家服装企业,开始借助电商网站甩卖尾货,多渠道实现去库存,而商业地产龙头万达也开始试水电商。事实上,尽管线下零售业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电子商务对线下零售的致命一击,已经开始。
对于曾经疯狂扩张的运动品牌而言,慢下来、静下来已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曾几何时,大家比拼的是谁跑的快,如今要比拼的是,谁能刹得住,而且不散架。 (来源:证券日报 贺骏)
中国零售业被指不景气 消费者情绪影响发展 华贸中心零售业务陷客流荒 自营团队缺乏运营经验 零售业的新玩法:从“货”到“人” 中国零售业态生变 生存关键在于成本和规模 人才流动大 零售业基层员工缺工率达30% 搜索更多: 零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