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1952年世界杯决赛,受益于阿迪·达斯勒设计的创新型球鞋——可根据场地的情况替换鞋钉,德国国家足球队在瑞士伯尔尼一举逆转当时的足坛霸主匈牙利队,创造了震惊足坛的“伯尔尼奇迹”。这一刻,阿迪达斯不仅奠定了其后60年足球装备市场的领先地位,也将技术创新融入了品牌基因。而在1972年,耐克创始人之一的比尔·鲍尔曼在厨房里制造出了一种大颗粒纹外底——华夫外底。不久以后,拥有华夫外底的耐克跑鞋开始风靡全美。80年代初期,“气垫”技术的全面应用使耐克跻身一线运动品牌行列。
除了阿迪和耐克,锐步开发了“pump”充气鞋面技术,匡威则是最早的专业篮球鞋制造商。纵观各个国际运动品牌的发展史,我们发现技术研发始终是他们的坚持;持续不断的技术投入带来的便是产品的专业性,产品的专业性塑造起了强大的品牌价值。
对于国产运动品牌商们来说,技术是一块短板。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消费者对运动品的技术认识尚待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耐克、阿迪等大品牌的技术宣传比较到位,其品牌价值决定了消费者对其技术的信赖。比如,“穿气垫鞋跳得更高”,“穿torsion的鞋子更不易扭脚”等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不禁要问,国产运动品牌能走专业性的路子吗?通过对几大国际运动品牌技术项目的梳理我们发现,鞋类产品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中底技术和支撑保护性上,而服装产品的专业性主要集中在舒适和防风防水上。面对国外品牌多年的技术沉淀,国产品牌想要赶超绝非一朝一夕,但并不是没有机会。
“李宁”,从专业性上寻求突破
“李宁”是国产运动品中在技术研发上的先行者。创业之初,李宁就将“李宁牌”定位成中国人自己的专业运动品。这个定位很大程度上源于李宁本人专业运动员的背景。但是北京奥运会后,“李宁”的定位偏向于年轻化和休闲化,与专业性渐行渐远;可“90后”的道路并没有走通,惨烈的业绩迫使“李宁”做出转变,而向专业化回归是“李宁”做出的选择。李宁本人表示,李宁集团将聚焦于篮球、跑步和羽毛球领域,并聚焦于“李宁牌”。签约韦德、推出“韦德专属”篮球鞋和长期赞助CBA联赛是“李宁”回归专业化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李宁”是国产运动品牌中最有可能在专业性上获得突破的品牌,通过专业性来挽回品牌的认知度,进而促进终端销售的回暖。 共2页 [1] [2] 下一页 耐克李宁等运动品牌转型方向:供应链加速 从数据看运动品牌的库存问题和零售渠道 瓜分既有体育市场 运动品牌遭快时尚截击 现金流:李宁、特步等运动品牌的生命线 361度上半年关店600家 运动品牌断臂止血 搜索更多: 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