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趋势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趋势 >> 行业态势 >> 正文
保健品市场乱象 老年人成“忽悠“对象
http://www.redsh.com 2012-11-03 红商网 发布稿件

  典型案例

  2000元保健品“烧坏”胃 

  60多岁的陈树文先生平时喜欢听广播上的讲座。而这个讲座,“主要就是推销保健品的 。”陈先生的老伴儿说,听了一段时间后,陈先生就拿着2000块钱买了一大包药回来 。

  据介绍,陈先生的身体还不错,那为啥还要买保健品呢?“还不是希望身体更好点。”陈先生解释。可后来 ,因为这些“保健品”,陈先生的的胃差点毁了。“才吃了没几天,我的胃就烧得难受。自那之后,我这胃就落下病根了,凉的 、辣的东西都不敢吃 。”陈先生说。

  后来 ,陈先生就到药店要求退货,但是对方声称他们是“替厂家销售,现在厂家都已经撤出山东了,他们那里没法退货。”

  无独有偶,家住篆山附近、今年已经72岁的陈老汉表示,他腿脚一直不好,大概前年,一伙卖保健品的来开办养生讲座,并给到场老人发放礼品。

  “那伙人宣传他们的保健品包治百病。”陈老汉说,当时他走路很困难 ,加上拿了人家很多礼品,他就花6000元买了一年半的药。可吃了大半年,陈老汉的病情反而加剧了。无奈之下,他住进毓璜顶医院,“医生说早做手术的话早就好了。”陈老汉说,因拖延了治疗时间,手术花了七八万元,“医生说,再晚估计得坐轮椅了。”

  “他们利用专家会诊讲述养生之道,然后利用小恩小惠骗取老人信任,然后忽悠他们买保健品。”孙所长对记者说。

  市食药监局———有“小蓝帽”标志才是正规保健品 

  记者随后联系了烟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只有带有“小蓝帽”标志的保健品才是正规的。“小蓝帽下边标有‘保健食品’的字样,下面就是‘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的安全批号,通过这些批号,就能在网站上查到是否是真品。”

  对于保健品鱼龙混杂的局面,该工作人员表示,还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而据了解,《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即将出台,出台后“有望改善现在的局面。”该工作人员称。

  小提示

  “8大陷阱”要避开

  1.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人。

  2.打高科技的“幌子”上门推销,老人往往不能辨别真伪,事后既没发票又找不到店铺,最后自认倒霉。

  3.打着“名医会诊”旗号 ,用虚高甚至虚假的检测结果吓唬老人购买、服用保健品。

  4.在酒店冒充“专家”举办讲座,讲述某保健品功效如何神奇。

  5.通过“免费旅游”等手段吸引老人,让老人过意不去后购买产品。

  6.采取“会员制”哄骗老人购买保健品。

  7.在商场门口设立“免费抽奖”等促销手段,雇“托儿”在旁边现身说法,诱骗老人跟风购买。

  8.利用老人渴望亲情心理,经常嘘寒问暖,熟悉之后软磨硬泡让老人上当。

东阿阿胶陷虚假宣传漩涡 食品当保健品卖

达康牌钙维康被曝吹嘘售保健品 药监称处理不了

康乐源假借名号推销保健品 虚假宣传专骗老年人

桃花姬阿胶糕只有食字号却宣称保健品

合生元糖果当保健品卖 涉嫌欺诈消费者

搜索更多: 保健品

2页 上一页  [1] [2] 

来源:蓝色快报  张志强 责编: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