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药店攻坚“十二五”
红商网讯:用产业链的视角解读“十二五”政策群,才能更加清晰地掌控市场动向,继而运筹零售药店的顺势发展。
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密集发布期已逐渐步入尾声,除少数细分行业规划外,引导行业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均已出台——《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下简称《流通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工业规划》)、《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简称《安全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简称《科技规划》)……
尽管各大规划对处于产业链末端的零售药店着墨不多,但相关政策对产业链上游各环节的影响,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产业格局及产业模式。
并购主旋律
《流通规划》提出,至“十二五”期末,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至此,药品零售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讯号灯长明。从市场动向来看,尽管国药控股国大药房、华润系、上药等医药零售巨头跑马圈地的行动一度出现偃旗息鼓的迹象,但年初发生的益丰收编上海开心人、西安怡康收购西安双鹤等事件表明,并购的疯狂将继续上演。
《流通规划》明确指出,鼓励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托管、参股和控股等多种方式做强做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经营。而从各地规划呼应情况看,各地纷纷颁布零售网点的设置以及布局规划。以河北省为例,其重新启动零售药店开设距离限制,均遵从了控制药品经营企业的数量、打造区域龙头企业的要义。对于追求规模效应的零售连锁企业来讲,利用资本的力量,加快加强并购,似已成为其谋篇布局的必由之路。
而在出台不久的《安全规划》中规定,到“十二五”期末,药品经营企业必须100%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新开办零售药店均须配备执业药师,2015年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此一规定大幅提高了零售药店的准入门槛,在高要求之下将有大量零售药店为政策所“抛弃”,对部分经营欠规范的单体药店以及中小型连锁企业来讲,政策的挤压致使其表现出明显的“被收购”意向。相反,对于优势企业来讲,并购面临的高市值成本压力将进一步降低。应当讲,并购的利好因素正逐渐叠加,并购的有利时机也将快速来临。
“新”工商关系
《流通规划》提出创新药品经营模式的总体要求,具体落实在“鼓励批零一体化经营”之上。而《工业规划》同时提出,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支持研发和生产、制造和流通、原料药和制剂、中药材和中成药企业之间的上下游整合,完善产业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政策指向产业链意义的整合,意在实现以产品为主线的生产、批发、零售企业间,某二者或三者的“扁平化”的关系重塑,由此也形成了对“批零一体化”的两种诠释:一是零售药店为争取同工业企业的话语权,而依附于批发企业形成防御式合作阵营,即字面意义的一体化;一是工业企业为应对成本压力而把控批发环节,主动寻求与零售药店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格局。
刚刚出台的《药品流通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在药品流通环节,实行差价率(额)上限控制和“低价高差率、高价低差率”的差率(额)控制管控措施。尽管后来这被业界认为是虚惊一场,但政策表达的整顿乃至压缩批发环节的现实意义却并没有打折。如果将此作为“批零一体化”的注解,那么,可以推断,以第二种路径发生的“批零一体化”将更频繁。
当然,广义的“一体化”并不仅限于因并购而形成的“一家人”情形。以石家庄新兴药房为代表开展的产销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亦是构建虚拟一体化的可行路径,其最简单的逻辑即在于实现产供销链条的事实缩短。在这种情形之下,对于零售药店是一个利好的契机,如何通过重新梳理工商关系,加强与工业企业的联结,关乎其毛利率等各项具体经营指标。
品牌“标签”
任一环节的变换都将引起产业链的连锁震动。《工业规划》的出台将引发处于产业链顶端的工业企业的一系列变革,而这也将牵引末端零售环节模式的变迁。药品零售高毛时代行将逝去,品牌回归行动愈加明显,这在“十二五”期间将表现得尤为明显。
《工业规划》提出“到2015 年,销售收入超过500 亿元的企业达到5个以上,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0个以上,前100 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的总体发展目标,由此确立了药品生产领域的并购格局。
在药品生产领域,并购重组活跃,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不断涌现,专利药公司通过并购和联盟等方式大力发展通用名药成为新趋势:去年12月,诺华制药与中山市政府签订谅解备忘录,欲增资2500万美元加大市场开发,将诺华山德士中山工厂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基地;今年1月,泰州和阿斯利康(中国)合作的仿制药基地项目开工,总投资2.3亿元;今年2月,浙江海正药业及其全资子公司海正杭州公司和辉瑞卢森堡公司签订了《合资框架协议》,拟投资2.95亿美元设立“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可以预见,强者恒强、弱者折戟的市场规律在“十二五”期间将陆续被市场动作证明,这些事件指向的终点在于优势企业的产品份额将进一步扩大,而尚未形成品牌优势的企业生产的以贴牌、代工等为标志的产品将逐渐为市场所淘汰。随着并购重组的不断推进,市场上或将出现大量被贴附品牌标签的“二线品种”,而这也极可能成为零售药店新型产品结构中的主力。
基层新战场
当一二线城市零售药店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不少企业选择向下渗透的策略,但底限在于县级市场,而对县以下市场的开发鲜有企业涉足。相对来讲,基层零售药店市场有着广泛的可挖掘潜力,在政策逐渐倚重县以下市场的前提下,其或将迎来发展的有利时机。
《流通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要保证县以下基层流通网络更加健全。尽管只有寥寥数字,但各地相应出台的细则则有效丰富了政策的外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降低准入条件等一系列扶持措施相继被洒至基层市场从业者身上,有效缓解了其在产品配送、软硬件配置等方面的成本压力。
而《科技规划》则提出“重心下移”的战略方针,具体表述为:以农村和社区为主的基层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疾病防控体系的薄弱环节。医学科技研究不仅要发展适于大城市、大医院需要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更要关注广大农村和社区基层,积极发展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宜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在基层的普及应用,大力发展新型整合医疗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此举的直观效果在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对零售药店来讲意义有三:第一,能够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的健康意识,形成有效的消费者教育;第二,随着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人群能形成回流,从而增大市场基数;第三,正如城市药店独特的医院圈现象,当基层医疗机构逐渐崛起,亦可形成以其核心的商圈效应,成为零售药店发展的突破口。
综合思考,《流通规划》为零售企业开发基层市场提供了内部资源,而《科技规划》则正在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层市场也将逐渐呈现出清晰的格局。
网上药店2015年规模将达150亿
老百姓大药房进入IPO 药店迎来上市春天?
南京不少药店已自行停售空心胶囊
山西药店联盟成立 药店将抱团采购降药价
过期药返药店 上市药企灭菌涉嫌重复辐照
湖南药店搜出罂粟壳 18家售假药店遭查处
徐州严查零售药店“十二个不准”执行情况
长沙连锁药店:多业态并举,各领风骚
老百姓大药房初审 零售药店有望进入A股
药店拆零专柜销售 为何依旧少人问津?
三大连锁药店谋求IPO 经营成本趋高扩张难
连锁药店并购重组此起彼伏 不可盲目扩张
天津部分药店违规售处方药 无处方也可买
洛阳20家“不务正业”的药店被处理
全国所有零售药店将实现全电子监管
沈阳部分药店同样药品最大价差竟超5成
北京零售药店即日起不得销售瘦肉精
零售药店生存危机 药品零售业重组提速
2012年药店零售行业走向猜想
德媒:德国最大连锁药店施莱克重获生机
搜索更多: 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