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稻草
二三线城市不成熟的消费模式,成为不少正在没落中的奢侈品牌的救命稻草。
欧阳坤说,在家庭月收入5万到10万元之间以及10万元以上的消费群体中,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消费金额,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54.6%的二线城市消费者认为,价格高低不会影响他们对奢侈品牌的购买。在高级服装配饰上,二线城市每年花费在2万元以内的人群有74.9%,每年花费2万到10万元的人群有23.5%,每年花费10万到20万元的人群与一线城市基本持平。
二三线城市有了消费群,却没有成熟的消费环境。“二三线城市很少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奢侈品广告,也很难从时尚杂志中得到足够的信息。他们认知奢侈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看身边的人谁在用。”欧阳坤说,在二三线城市,一些人开始以使用什么样的奢侈品,来判断对方是否属于自己这个圈层。
对一些正在没落的奢侈品牌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大众化程度越高,在二三线城市拥有的认知度就更高。”上海富克斯集团CEO陆强对《望东方周刊》说,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对品牌的认知有一个时间差,“一线城市已经被挤出奢侈品行列的品牌,在二三线城市还能继续风生水起。这和一些品牌在国外并不知名,但在中国大受追捧是一个道理。”
低龄化和标识化
现在,低龄化和标识化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深。
“我们在北京101中学做过调查,发现80%的孩子,都觉得父母给自己的物质条件,和自己能否好好学习,能否和同学打成一片,有相当重要的关联。”欧阳坤说,奢侈品在中国被附加了标识性的功能,部分家长又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代言人,“所以孩子写字也得用万宝龙的钢笔,上学要背GUCCI的书包。”
这样的消费结构,还催生了一个新产业---奢侈品电子商务平台。
自2010年以来,以奢侈品为主要销售对象的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出现。“在国外,奢侈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大多是限时、限量的抢购形式,这些网站大多门槛很高,例如必须是某品牌的VIP客户才有资格成为网站的客户。”佳品网总裁杨培锋告诉《望东方周刊》,中国的奢侈品电子商务平台,大多以销售过季的奢侈品牌经典款为主,以3到5折的价格,直接面向大众长期销售。
面向的消费者,则是那些“大学以上学历,对价格敏感的顾客。”杨培锋说,这样的消费群结构正符合中国市场的特色。“在欧美,人们决定消费一件奢侈品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例如,欧洲人买一块奢侈品牌手表的平均时间是4小时,他们要仔细欣赏,看这块表是否符合自己的风格和品位,他们不大会仅凭网络上的一些照片就下订单。”
中国市场却有些不同。“在电商平台上,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卡地亚、百达翡丽卖得都不错。”杨培锋说,他曾遇到过一个中国顾客,“两个月下了30多个订单,我还以为她是买回去搞批发。我自己打电话去做客户随访,发现她都是自用和送人的。她最满意的,网站上的品牌她都知道,而且价格便宜。”
杨培锋说,正是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态,佳品网每月重复购买率达40%,这是一个让外国同行羡慕不已的数字。
奢侈品购物袋也山寨 消费者重面不重里 奢侈品消费:亚洲人对欧洲的情结 开店速度放缓 奢侈品品牌圈地时代或结束 美国奢侈品设计师争相抢占中国市场 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崛起之路 奢侈品消费火爆背后的“中国式隐忧” 当奢侈品消费成为时尚 “未富先奢“有错吗 中国消费者为何热爱奢侈品? PRADA入股奢侈品代工厂的图谋 从奢侈品贩卖到消费 中国的演变 奢侈品巨头:中国市场肥而“难啃” 中国奢侈品市场竞争门槛日益抬高 高端百货将充分受益于奢侈品增长 中国成全球最具购买力奢侈品消费国家 欧美没落品牌在华受追捧 巧妙营销变奢侈品 或成奢侈品 洋奶粉10年质量“不靠谱“盘点 奢侈包围:中国奢侈品消费背后的隐忧 洋奶粉价格平均三月一涨或成奢侈品 奢侈品在中国已是成功代名词 茅台为什么不敢当“中国奢侈品”? 搜索更多: 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