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等待许久,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五部委终于发声要治理卖场乱收费现象,并首次细化到规定何种类型费用不可收取。但在这表面严厉的整风举措背后,却是零售商的变相收费,供应商依旧叫苦不迭的局面。
其实,中国零售市场的盈利模式已经扭曲了众多商家的获利法则,要真正治理乱收费现象,并非表面取消一部分收费名目,而应是建立合理透明化的价格体系,并从经济上严惩违规收费者。
一直以来,对供应商来说,名目繁多的费用是必需的。首先,同一类商品会有很多品牌,要想入选门店,第一步要有进场费或条码费,否则货品会被拒之门外;入场后,需有理货费,否则商品会被摆放在不显眼的位置;而到了节假日,促销费、推广费等各种费用接踵而来,不缴费的商品将失去最佳销售时机。
“每一种商品对应一个唯一的条形码,一种商品需要缴纳的条码费是30万~35万元。我一年用以支付所有商品条码费的开支就达数千万元。一年到头,我们的毛利率只有5%~10%,有时还会被无理由退货。”一位长期从事食品业的供应商于先生无奈地表示,商品价格的30%~50%都耗在了各种收费项目上。“我们都听说了相关部门治理乱收费的事情,但对我们来说,总体收费根本不会减少,搞不好还会上涨。”
和于先生一样,众多供应商反映,尽管按照相关规定,包括沃尔玛、家乐福等在内的零售商已经减少了节庆费、进场费等收费项目,但“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边少了几个项目,那边就会多出几个收费项目。或者收费项目减少了,但提高了还未被取消的收费项目的额度,结果就是保持总体收费丝毫未减,禁止令很可能起不到太大实质性作用。
为何禁止令犹如“隔靴搔痒”?
这与零售商长期以来的盈利模式直接相关。在海外市场,商品明码标价,相关部门对各类商品价格有严格管控,所以各大商场不会大打价格战,而是比拼服务和地理位置等,它们的盈利是来自买卖商品的差价。而中国市场经常出现各大卖场为了争夺生意而低价“负毛利促销”,结果利润下滑,只能依靠收费来弥补。有一部分零售商甚至约50%收益来自各种收费,已经违背了商业本质。且这几年租金和人力成本等上涨超过30%,这更加剧了零售商的乱收费势头,假如停止收费,则可能一大批零售商都会陷入盈利危机。
另外,日本等海外市场对零售业态细分化程度很高,比如有些货品只在专业店出售,有些货品只在药妆店销售。这意味着供应商只专供某类业态,假如供应商断货,则这类零售门店就要关门了,零售商根本不可能去收费。但在中国市场则完全颠倒,超市卖场内货品大同小异,供应商是有“求”于零售商的,这就给了零售商各种收费的权力。
基于上述理由,中国市场零售商不会轻易放弃收费这个简单的获利来源。
“所以要根治乱收费问题,首先要建立透明化的价格管控体系,不能让零售商动辄大打价格战,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价格和利润得到稳定保障,零售商才能回归商业本质赚取差价。”第一零售网创始人丁利国指出。
其次,中国零售市场可以适当借鉴海外模式,多一些细分专业零售业态,提升供应商地位,只有不再处于弱势地位,供应商才能有话语权,防止被乱收费。据悉,在中国市场,只有高端超市等极少数特殊零售业态不会向供应商收费,因为高端超市对货品要求高,要寻觅到合适的供应商很难,有时甚至是高端超市去“求”优质供应商入场。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建立违规严惩法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欧美市场对于乱收费、商品质量问题、价格诚信等有严格法律界定,假如违规,甚至会处以上亿美元罚款,这让零售商没有挑战法律底线的胆量,因为一旦被查处,一家企业可能就此倒闭。
“目前中国零售市场还没有从经济上对乱收费等行为有严惩,这让业者肆意违规,所以要真正禁止乱收费,严惩法令必不可少,且必须具有执行力。”丁利国指出,不过对于长期沉浸在收费乱象中的中国零售市场而言,要根治乱收费的道路还很漫长。
大卖场模式失败 国美体育仅有两家店关门 格兰仕销售未受质量问题影响 卖场称会再进货 家居品牌受困楼市调控 家居卖场里现撤店潮 卖场乱收费整顿风暴:供应商不看好 “以旧换新”后时代家电卖场自推补贴优惠 永辉超市试水广告业 推出卖场视频广告 北京家电卖场清查三星“原装屏”宣传单 三星电视涉嫌虚假宣传 卖场更换宣传字样 遭遇电商冲击 部分厂商撤离建材家居大卖场 3D频道开播 3D电视俨然成家电卖场主角 北京中关村推电子卖场向高端转型 以旧换新将到期 扬州家电卖场打好收官战 苏宁国美家乐福等卖场遭五部委联合整顿 北京多家超市卖场接奶企提价通知 武汉各家电卖场人气直逼百货商场 购物走进“微时代” “微卖场”日趋受捧 家电卖场赶搭“以旧换新”末班车 家电卖场促销员的无奈:消费者上网查底价 庞大集团尝试折扣卖场形式卖车 钻石量贩式卖场来袭 稀缺资源能平价多久 搜索更多: 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