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财年(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耐克中国仅有鞋类产品营收增速回正,为54.35亿美元,同比微涨 0.19亿美元;而服饰和装备分别下滑14%、24%至16.66亿美元和1.47亿美元。
2022财年第四季度(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滔搏零售以及批发业务的销售总金额,“按年同比录得10-20%高段下跌”。
反观耐克与阿迪达斯同期数据,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耐克大中华区业务收入为22.79亿美金,同比下降8%,鞋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息税前利润从9.73亿美元,降至7.84亿美元;2022年1-3月,阿迪达斯大中华区的收入同比大降34.6%。
与之对比的是,国货鞋服品牌营销规模不断上涨,甚至反超国际大牌。以安踏为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安踏集团实现营收623.56亿元,不仅超越了阿迪达斯中国同期营收,更是耐克中国收入规模约1.2倍。
有运动鞋服品牌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直言,近年来,安踏、李宁等国货运动品牌不断崛起,在产品研发设计、品牌推广上逐渐获得消费者认可,进一步挤压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生意没那么好做,作为主要代理商,滔搏也被影响。”
5年关店近2199家
除此之外,体育鞋服、用品线下零售遇冷,品牌发力自营渠道,也是滔搏面临的“痛点”。
如今,各大运动品牌皆在重仓线上渠道,在电商平台开设自营旗舰店、直播间、小程序,且优惠折扣频频,一定程度上蚕食滔搏等线下经销商的价格优势。另一方面,耐克、阿迪达斯亦在向DTC转型,开设自营门店,这也进一步挤压滔搏的生存空间。
线下生意不好做,为了收窄支出成本,滔搏也在收缩门店规模。截至2024年2月29日,滔搏直营门店数量为6144家,与2019年2月的8343家相比缩减2199家。尽管降低了运营成本,但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这也削弱了其市场覆盖率与品牌影响力。
业绩、经营瓶颈如此,滔搏也在寻求“自救”,盯上了户外赛道。
2023年,滔搏先后与户外运动品牌HOKA ONE ONE、凯乐石、冷山达成合作。今年5月,滔搏还官宣了和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的合作,并将成为norda在中国市场的独家运营商。
在杨大筠看来,滔搏应调整企业旗下品牌阵容,淘汰掉利润低的品牌,从而实现资金回笼。与此同时,滔搏应寻求更能掌控的品牌独家代理权,逐渐形成品牌矩阵多元化,减少对耐克、阿迪达斯品牌依赖。
针对如何应对大客户增长乏力、公司在线上渠道上的发力与部署等问题,9月11日,时代周报记者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采访函至滔搏媒体、投资者关系联络邮箱,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来源:时代周报 叶曼至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