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新浪证券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步入2024年,“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头部新式茶饮企业的关键词。继茶百道之后,2024年1月2日,蜜雪冰城、古茗相继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三家企业中,谁能接替奈雪的茶成为“新式茶饮第二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A股IPO并不顺利而转战港股的蜜雪冰城。
2022年9月,蜜雪冰城曾向证监会递交深市主板递交招股书,但随后没有下一步进展。此次蜜雪冰城转战港交所,其A股IPO时的老问题尚未解决,同时又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1)靠加盟商激进扩张的模式下,食品安全问题或依旧是困扰蜜雪冰城登陆资本市场的一座大山。截至2023年11月中旬,据北京消协统计的“2023年1月以来发生的通报统计”,蜜雪冰城在北京共有34家门店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通报,通报量位列连锁餐饮品牌榜单“第一名”。
(2)蜜雪冰城近乎全部营收都源自加盟商,营收过于依赖向加盟商卖物料、设备,若后续加盟扩张不及预期或加盟商经营不可持续,公司的经营增长或也受限。
(3) 闭店数创新高,门店激增、加盟商间竞争加剧:虽蜜雪冰城业绩因引入加盟、激进扩张而实现高增,但也使得加盟商之间竞争加剧。由于蜜雪冰城没有区域保护一说,线下往往会出现多家加盟店聚集在热门商圈的情况,多家门店距离不足500米。
食品安全频翻车 北京消保委“食品安全问题通报榜”位居首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食品安全对于餐饮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行业的基石所在,而食品安全问题或也是蜜雪冰城2022年未能成功登陆A股市场的核心阻碍之一。
2023年,蜜雪冰城食品安全问题仍较为严峻,截至2023年11月中旬,据北京消协统计的“2023年1月以来发生的通报统计”,蜜雪冰城在北京共有34家门店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通报,通报量位列连锁餐饮品牌榜单“第一名”。
(资料来源:北京消协)
据通报内容,蜜雪冰城28家被通报查处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未出示员工食品安全培训记录、水池混用的问题、未能按照规定佩戴手套、未按要求进行食品贮存、制冰机内使用的冰铲使用前未清洗消毒并未保持清洁等,这都是有关食品安全的“致命伤”。
同期上榜新式茶饮品牌还有沪上阿姨、茶百道,同期该两品牌的通报量分别为8、4,通报量均不及蜜雪冰城的1/4。
除此之外,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中,包含“蜜雪冰城”搜索词的投诉量超过了6870条,有相当一部分投诉内容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据投诉内容,部分消费者在蜜雪冰城的饮品中喝出异物,如苍蝇、毛发、塑料、蟑螂等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
为何“雪王”食品安全问题被罚、被投诉,却难以有效制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呢?这与蜜雪冰城“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销售模式有着紧密联系,随着线下加盟门店的持续扩张,监管难度加大,对于加盟店的监管不到位便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据公司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线下门店数量高达32180家,门店数量远远超出第二古茗、第三茶百道,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99.8%为加盟门店 “加盟扩张+持续经营”雪王便可靠供应链的生意“躺赢”?
近年来,蜜雪冰城靠低价、土味营销在竞争激烈的奶茶市场杀出重围。相比动辄二三十一杯的喜茶、奈雪的茶,均价6-8元的蜜雪冰城确实极具性价比。凭借低价策略,蜜雪冰城收获了众多学生、年轻人的热捧,拥有较大受众群体的“雪王”,也自然吸引了众多加盟商的注意。
蜜雪冰城99.8%的门店为加盟店,公司也并非苦苦靠卖一杯杯低价饮品赚钱,而主要靠向旗下3万多家加盟门店销售设备、食材赚钱,做的是供应链生意。据公司招股书,对公司做出贡献的重要子公司的主要业务均为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包材或门店,这些核心子公司的营收来源正是3万多家加盟店。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商品销售实现的收入为145.05亿元,占比94.3%;设备销售实现的收入为3.9亿元,占比3.9%,合计占比98.2%,主要是靠向加盟商提供门店物料和设备所取得的收入。除此之外,那剩下的1.8%营收也主要来自加盟费的收取等。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由此可见,蜜雪冰城近乎全部营收都依赖于加盟商,正如其招股书所言:“由于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门店销售商品及设备,我们的财务表现高度依赖加盟门店的业务表现。”
共2页 [1] [2] 下一页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