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的估值数据比较清晰。
2019至2023财年,菜鸟营收从67.59亿飙涨至775.1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为阿里六大业务中跑得最快的一个。
最新的市场消息是,阿里巴巴有意安排菜鸟网络于第三季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5月中,胡润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菜鸟估值约为1850亿元;在国内物流行业,价值仅次于顺丰,约为其市值的4/5。高盛集团在今年5月的一份内部报告中,给菜鸟的估值达到了285亿美元。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 (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等)是今年一季度阿里六大业务集团中营收增速最快的业务,营收185亿元,同比增加了29%。
这说明蒋凡执掌下的阿里国际商业,和菜鸟一样,都具备高成长性。
摩根士丹利在3月份对包括 Lazada 和Trendyol 在内的“国际零售”部门的估值约为290亿美元,而中金公司则对阿里国际部门的估值约为390亿美元。
影响阿里国际商业估值的因素主要有二,第一,全球经济环境的持续变动,第二,SHEIN、TEMU、TIKTOK等对手的激烈竞争。
千万别忘了阿里本地生活集团,2018年阿里将饿了么与口碑合并后,新成立了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收获了市场最高300亿美元的估值评价。
其中,仅饿了么的估值就达到95亿美元。
还有看似不起眼的阿里大文娱集团。
实际上,三个多月时间里,没有太多媒体、投资者谈到阿里大文娱的上市估值等话题。以该业务当前的营收、利润规模来看,也很难获得太高估值。
作为阿里大文娱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阿里花费45亿美金收购了优酷土豆,创造了当时互联网最大的现金交易记录。
市场上给阿里大文娱的最新估值大概在130亿美元左右。
综合来看,上述六大业务集团最高估值相加,约合4505亿美元左右,如果再加上盒马等一批“N”号项目,不难看出阿里当前的价值,的确被低估了。
但是我们也能从各业务之间的发展不确定性,看到此次阿里高估值背后的诸多隐忧。
电商才是底层逻辑
阿里的战略转型,敏感而又重大。
业务拆分带来的高估值,短期来看,的确有内在道理,但长期来看,估值背后仍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只有稳健的业务发展,才能支撑起阿里的核心价值。
在诸多投资人的乐观估值之下,其实也存在不同的声音。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人是查理芒格。
作为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做出了自我检讨。
“我认为阿里巴巴是我所犯的最糟糕的错误之一。在思考阿里巴巴时,我被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地位所吸引。我没有停下来意识到它仍然是一个十足的零售商。”
注意关键词:零售商。
查理芒格的观点是,不要被阿里1+6+N拆分的多元化业务表象欺骗了,要注意到阿里的核心依旧是电商,这一点始终没变。
而这一次阿里集团的业务拆分,看似是让市场重新计算,重新认识阿里巴巴的全部价值。
但是实际上,阿里还有另一个关键目的:把电商之外的多元化业务交给资本市场,不再占用集团宝贵的现金流来输血。
有行业人士把这次拆分评价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债转股”:利用资本市场来减轻对核心电商业务的压力,才能让淘宝天猫摆脱束缚,安心面对眼前的对手。
另一个支撑观点的论据是马云的动向。
我们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
在六大业务集团中,马云率先出现在了淘宝天猫集团的内部沟通会上,这意味着阿里最核心的业务支撑,始终是淘宝天猫。
阿里电商,需要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找回他们曾失去的东西。而在电商业务之外的云计算、快递、本地生活,无疑不面临着无穷无尽的竞争。
对于当前的阿里来说,把核心目光放在电商主战场上,同时借助资本市场减轻身上的负担,无疑是摆脱行业竞争的最佳出路。
来源:电商报Pro 老电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