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而维尔医疗便贡献了0.34亿元,占比近五成。
建发致新“工具人”的质疑还体现在其自身的微弱利润(或现金流)被无情拿走。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亿元、1.67亿元和0.73亿元。2020年,公司净利润大降30%,可公司却分走0.97亿元,占一半以上。
来源:招股书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在公司净利润没有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情况下,建发致新仍进行了巨额分红,分红总额同样超过了净利润的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建发致新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8.7%、82.43%、86.94%、87.59%,一路攀高。但在负债率逼近90%的情况下,建发致新为何还要大额分红,进而间接提升负债率?
有意思的是,建发致新2019年没有分红,在建发医疗入主后的所有会计年度,公司都进行了巨额分红。按照持股比例算,建发医疗合计拿走约1.16亿元。
在建发医疗入主建发致新后,后者净利润整体上大幅降低,负债率急剧攀高,可高比例分红却从未缺席。有投资者认为,建发医疗不仅把建发致新当做资本运作的工具,还当做“提款机”,尽管建发致新并不是“现金奶牛”。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03亿元、-0.01亿元、-7.33亿元、-5.22亿元。加上畸高的负债率及有息负债,建发致新非但不是“现金奶牛”,还是“资本漏斗”。
正如上文所述,建发致新在建发医疗成为控股股东后,公司多项主要财务指标皆恶化,可公司却在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为股东们高比例分红。
百亿营收并非研发驱动 核心技术人员仅1人
近日,深交所创业板定位新规的出台,给了连环资本运作的建发致新一记重拳。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研发费用金额(与研发投入金额一致)分别为354.14万元、270.35万元、479.15万元和308.85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0.05%、0.03%、0.05%、0.06% 。
建发致新2021年的研发费用没有超过1000万元,合计也没有超过5000万元,因此未达标。当然,公司2022年可以将研发费用增至1000万元以上,这样也满足了三年复合增长率超15%的要求。但研发费用的突然增加,会令人质疑突击美化指标,况且公司本就不是靠研发驱动的。
招股书显示,建发致新是一家为医疗器械流通商,同行可比公司包括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嘉事堂等。
研究认为,医疗器械流通商最主要的驱动力来自市场渠道、资金等,研发并不是主要因素。
公司不仅研发费用低,研发费用率更是低到“没朋友”。建发致新2021年的营收都超过了100亿元,但研发费用不到500万元,研发费用率不足0.05%。
wind显示,在所有排队的创业板IPO企业中,2019-2021年研发费用率皆低于万分之六的企业仅建发致新一家(研发费用为0的不计入)。
建发致新的研发人数也体现了其对研发的需要程度。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有43人,占员工总数的3.66%。其中核心技术人员仅吴莎莉一人。
营收过百亿可研发费用却不足500万元,员工超千人可核心技术人员就1人的建发致新,创新成色可见一斑。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