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星及忆恒创源官网的资料,三星新款PM1735的固态硬盘顺写读取速度可达到8GB,高于忆恒创源新款产品PBlaze6 6920最高的测试速度7.1GB。
注:官网显示三星PM1735 固态硬盘部分参数
此外,顺序读写速度、随机读写速度只是硬盘一方面的指标,而忆恒创源在硬盘的存储性能等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核心技术具有先进性也是评价科创属性的重要维度。忆恒创源以“顺序读写速度、随机读写速度等指标全面优于竞品”来作为公司核心技术具备先进性的证明,难以成立。
根据海通国际的研报,目前能够独立开发固件的 SSD 厂商为数不多,仅有三星、Intel、闪迪、英睿达、浦科特、东芝、OCZ 等,能够利用大厂带来的技术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该研报没有显示忆恒创源具备独立开发固件的能力。
商业模式犹如“空手套白狼” IPO前夕估值离奇暴增
招股书显示,忆恒创源业绩不仅靠“组装硬盘”,并且组装硬盘的工作也全部委托加工生产。自己研发一部分固件产品,绝大多数核心部件靠采购,硬盘成品靠委外加工厂商“组装”后再销售,忆恒创源的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空手套白狼”。
委托加工虽然可让公司的资产更轻,但公司产品质量和交付周期受委外加工厂商的管理能力、工艺技术水平、交货时间、生产能力等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忆恒创源被退回的商品金额高达1800万元。
此外,将加工生产环节交付给委外加工厂商,是否也从侧面说明忆恒创源的技术含量不高,可以将固件研发核心技术及方案交付给委外加工厂商?
不过,正是依靠委外加工厂商“组装硬盘”,忆恒创源才能够实现数亿元的收入,达到上市标准。
招股书显示,忆恒创源选取的是科创板第四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有意思的是,忆恒创源靠着IPO前夕的蹊跷的估值暴增才达到30亿元的估值。
2021年1月,Micron认购忆恒创源新增注册资本63.71万元,增资价格为49.44 元/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忆恒创源的整体估值约20.32亿元。
然而仅仅过了1个月, 公司估值就离奇暴增至33.81亿元,增幅高达66.39%。 2021年2月,南京超摩等7家投资企业认购忆恒创源新增注册资本521.17万元,增资价格为73.01元/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公司整体估值约33.81亿元。
发行障碍缠身 中金公司仍协助闯关
资料显示,忆恒创源在2021年末递交上市申请后不久,便被抽中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发现,忆恒创源存在重大经营决策程序违规、信披不规范、会计处理不准确等IPO“基础病”。
报告期内,忆恒创源技术服务和技术授权收入均来自美光集团。2021年4月,公司确认美光集团 2021年第一季度授权收入2461.5万元(对应374.58万美元),但现场检查发现,其中分属2个项目合计191.07万美元的技术授权收入的实际结算期间应为2020年第四季度,忆恒创源1255.59万元技术授权收入确认存在跨期确认。
经测算, 以上跨期收入导致忆恒创源2020 年度净利润少计1067.25万元,对该期净利润的影响较大。会计处理不准确,说明公司会计基础比较薄弱,内控有效性不足。
根据《科创板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及《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规定,会计基础不规范、内控不健全是发行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此外,忆恒创源有一项合同金额为6072.6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05亿元)的采购事项未按公司章程提交董事会决策。4.05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50%,以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成本的50%。同时,该违规事项也未及时履行信披义务。
根据相关审核规则,拟IPO企业组织机构健全且运行良好是重要的实质性审核事项之一,而组织机构健全且运行良好的重要判断标准是能够按照公司章程决策运营,三会履职情况是否良好等。因此,忆恒创源又多了一项实质性障碍。
招股书显示,忆恒创源此次IPO的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徐石晏、崔晔。
忆恒创源被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出众多问题,中金公司及保代难辞其咎。因在申报期间未持续、充分关注发行人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程序,也未在申报前发现并纠正有关收入跨期问题,履行保荐职责不到位,上海交易所对徐石晏、崔晔二人出具警示函。
同时,忆恒创源也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中心的监管警示函。IPO审核期间遭监管,忆恒创源的IPO之路将更加曲折。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忆恒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