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公司解释称,受大宗货物贸易影响,食用菌生产原材料采购价格整体上涨,产品成本增长明显。后疫情时代,食用菌下游市场消费疲软,尤其是金针菇产品的销售价格持续低迷,传统销售旺季市场表现较差。疫情反复、暴雨灾害等多因素导致部分批次产成品及在产品报废。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0.20亿元,同比盈转亏。公司称,受大宗货物贸易影响,玉米芯、麸皮、米糠等原材料采购价格在上半年仍处于上涨趋势。二季度双孢菇产品因疫情反复存在一定量的报废且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再加上财务费用增加、投资亏损,导致公司出现首次亏损。
6.9亿闲钱买理财仍新增3亿债务
众兴菌业有一个诡异现象,那就是一边用闲钱理财,一边举债,其大存大贷的运营模式让人不解。
今年上半年,众兴菌业出现亏损,除了主业因素外,投资亏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半年报显示,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369.99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众兴菌业对投资及理财颇为热衷。当然,这也曾为公司贡献了不菲的净利润。
上市以来的年报显示,2015年至2021年,公司实现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0.02亿元、0.15亿元、0.35亿元、0.31亿元、0.06亿元、0.04亿元、0.04亿元。2020年、2021年,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03亿元、0.13亿元。
上述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理财收益。2017年、2018年,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产生的收益分别为0.37亿元、0.35亿元。当期,公司的联营企业均为亏损。
从上市以来的经营业绩与投资净收益等方面看,投资对公司的业绩有一定贡献,但影响并不够大。
诚然,食用菌产业受气候、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盈利能力不稳定并不让人意外,利用闲置资金投资获取一定收益并无不妥,但众兴菌业有些激进。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尚未赎回的理财产品高达6.9亿元。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78亿元。
今年3月,众兴菌业曾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1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问题是,众兴菌业真的有超过15亿元的闲置资金吗?
2015年上市以来众兴菌业完成了三次股权融资(含可转债),合计募资25.32亿元。
其中,2017年的可转债募资9.20亿元,到今年6月,累计使用5.56亿元,其中1.69亿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尚未使用的募资为2.18亿元。目前,两个募投项目在2019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效益均未达到预期。
截至今年6月底,众兴菌业账面上货币资金13.1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6.78亿元,广义货币资金合计为19.93亿元。13.15亿元货币资金中,还有2.18亿元未使用的募资。
与之对应的债务方面,短期借款2.1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34亿元、长期借款20.09亿元、应付债券3.93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30.51亿元。今年初,公司长短期债务为27.53亿元。对比发现,今年上半年的债务新增2.98亿元。
超30亿元债务悬顶仍然要使用15亿元委托理财,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0.31亿元,同比增加0.21亿元,增幅为2.1倍。
如此折腾并未见到明显效益,众兴菌业究竟要干什么?其大存大贷模式让人起疑。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魏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众兴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