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同质化难题仍待解
蒙牛角力奶酪市场的背后,是伊利、蒙牛业绩增长差距进一步变大的现实。
从上半年营收来看,伊利股份以12.31%的增速增长,实现收入为634.63亿元;蒙牛乳业的增速同比仅增长4%,营收477.22亿元,两者营收相差157.41亿元。
从产品上来看,在基本盘的液态奶较量中,蒙牛有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的大单品特仑苏、100亿元以上的大单品纯甄;伊利则有销售额超200亿元的大单品金典、安慕希、伊利纯牛奶,超100亿元的大单品优酸乳,形成了“2+2+X”的液态奶产品矩阵。
整体产能上,两大公司也有比较大的差距。财报显示,截止2022年6月30日,蒙牛现有年产能1274万吨,伊利为1478万吨。这意味着,中国乳业“一超多强”的格局在强化的同时,头部企业之间的分化正在加剧。
在此之下,寻找突围机会和增量市场已成为乳企重要课题,而市场空间巨大、集中度较低的奶酪市场成为了重点押注对象。据欧睿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奶酪零售端市场销售额达到123亿,过去5年CAGR(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85%。
在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同时,行业“内卷”开始加剧。截至目前,伊利、蒙牛、光明、妙可蓝多、三元、熊猫乳品、百吉福、恒天然、菲仕兰等国内外品牌均在加码布局奶酪业务。
不容忽视的是,行业竞争在快速加剧的同时,无强技术壁垒的奶酪产品却陷入同质化严重的困局。据宋亮介绍,奶酪品牌数量从鼎盛时期的50余个缩减至少一半。许多依靠代工模式的小品牌因成本高、创新慢、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在长市场培育周期的奶酪发展道路上难以走到最后。
同时,部分新奶酪品牌依靠资本推动,采取更激烈的价格促销和营销活动,来实现较高的业绩增速。
对于价格战和行业竞争问题,妙可蓝多方面回应称,过度价格战会影响行业整个价值链,损害行业健康发展。妙可蓝多不会主动发起价格战,但在战术上会根据竞争情况积极应对,并通过品牌和产品的价值输出带动企业发展,避免价格战伤害。
面对多重困难叠加,宋亮指出,整体来看,奶酪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未来,供应链成本、下游市场拓展能力强的奶酪企业会更具竞争优势。同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新国标的落地或给行业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带来一些改变,倒逼企业在品牌和渠道竞争之外,更加重视品质等方面的提升,促使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来源:财经 新媒体 舒志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蒙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