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扩张业绩承压
那么,奈雪的茶为什么总是无法避免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大众心底的疑问。
作为以直营模式经营的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其实从供应链管理到产品制作以及门店运营等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也有定期巡查抽检,甚至还在品牌公众号内设置了食品安全报告的专栏,更新频率为每月一次,公开当月的门店食安自查以及改善计划。
但眼下的事实是,门店在具体执行时与制定的标准之间存在不少错位。除管理经验不足外,巨大的成本开支始终蚕食着公司的盈利空间,无法获取一个良性发展的方式,这或许就是奈雪的茶腐烂水果继续用、过期品换标签再卖的主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主体奈雪的茶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奈雪的茶最早于2015年在深圳开店,自2017年获取融资后便开启了规模扩张的步伐。
2017年—2020年,奈雪的茶门店数量分别为44家、155家、327家和491家,到上市前期,这个数字达到556家。其中,2019年净增门店172家,平均每两天开一家店。然而,伴随着规模的扩张,奈雪不仅单店销量未能提升,反而经营效率显著降低了不少。
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奈雪旗下门店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分别为3.07万元、2.77万元、2.02万元,单店业绩呈下跌势态。与此同时,奈雪同店利润率也在持续下降,2018年为24.9%,到2020年已下降至13.5%。
进一步研究发现,奈雪的茶盈利能力下降根本原因在于成本压力攀升。2020年,奈雪的材料成本高达11.6亿元,同比增加26.6%,在总收益中占比连续三年呈上升势态,从2018年的35.3%上升至2020年的37.9%。
外界对奈雪的茶盈利能力方面的质疑也一直是其压力所在。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实现营收分别为10.9亿元、25.0亿元、30.6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6972.9万元、3968.0万元、2.03亿元,亏损金额呈扩大趋势。2021年,奈雪的茶预计继续亏超1.35亿元。
在二级市场上,奈雪的茶同样受到影响。相较于发行价19.8港元每股,截至3月14日,奈雪的茶股价只有3.99港元每股,累计下跌近80%。
事实上,新式茶饮赛道可谓“挣钱难”。目前,喜茶方面暂无公开的财务数据,但第三方久谦咨询中台数据显示,从2021年7月起,喜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坪效与店均收入开始下滑。去年10月,喜茶店均收入与销售坪效环比7月下滑了19%、18%,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35%、32%。
按照市场占有率来看,喜茶与奈雪的茶可以称得上新式茶饮行业绝对的头部品牌。在竞争压力下,二者已经打响价格战。2月24日,喜茶表示,今年内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类新品,并且承诺现有产品在今年内绝不涨价。喜茶首次价格下调后,奈雪的茶也紧随其后推出优惠促销活动,将部分产品价格下调了5-7元,价格最低的茶饮及咖啡产品仅售价9元。
整个新茶饮行业增速也开始慢了下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新茶饮增速增速为26.1%,2021-2022年增速下降为19%左右,新茶饮市场正在经历阶段性放缓。预测未来2-3年,增速将调整为10%-15%。
业内表示,在茶饮行业的同质化、激烈竞争的眼下,如何争夺存量是每个品牌都在思考的难题。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张璐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奈雪的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