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知乎仍然是问答的搜索,而不是所谓的社区产品,且知乎信息消费效率低。
知乎近期发布了2021年四季报,整体一般。尤其是用户的增速,四季度的MAU为1.03亿,环比只增长了200万用户。在收入、用户都越来越放缓的情况下,从商业化角度,知乎似乎再难有增长空间。
在财报电话会上,CEO周源的第一个回答就是关于知乎的定性:“2021年,我们在内容的获得感和媒介升级这两方面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的,这两件事在今年依然会非常重要。我们确实在此基础之上,把2022年的战略核心明确为生态第一。”
知乎并不是社区
如果看财报的数据,和周源描述的“知乎愿景”,理想和现实还有较大的差距。
知乎的收入构成有四块:广告收入、会员收入、内容解决方案收入、其他。广告是知乎的大头,也是最大的“马车”,会员和增值业务,是两个“小车”。目前的广告现状和竞争格局如何呢?
在知乎的广告ARPU里,包含了广告收入和内容解决方案两部分。2021年四季度,知乎单月均广告ARPU为2.4元,同比增速不到20%。而放缓的原因,主要和产品属性以及商业化手段有较大关系。
由于知乎的财报并不公布DAU情况,我们统一用“收入—MAU”来计算:知乎有1亿MAU,单季广告收入3.7亿元,折合到每个月有1.2亿元。平均到每个月,知乎从一个用户身上,只能“榨出来”1.2元广告。而基于短视频社区的快手,上个季度的广告收入109亿元,5.73亿的MAU。“五环外”的老铁,一个月也能变现出6.3元!
而一直号称是“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五环内人群,一个月、一个用户只能变现1.2元广告费,是不是挺令人意外?
需要重新思考周源在电话会议里的回答了:“我记得我以前跟大家也是汇报过,就是一个好的生态应该要满足几个要点,那么分别是多媒介,多重变现和端到端。多媒介是什么意思,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本质上: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媒介,对于用户需求来说,它需要的是获得感有用的内容,在它不同的需求场景上得到满足。”
知乎,是社区吗?是一个多媒介吗?是生态吗?
知乎只是一个问答搜索,而不是所谓的获得感社区。通过以上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到知乎在变现上,和快手、B站的巨大差距。而所谓的社区,套在知乎上非常牵强。为什么?
社区拥有高效的互动、关系和用户时长。知乎从成立到今天,最重要的功能,仍然聚焦于问题和答案。点赞的功能,也是为了让好答案能够更好的被看到。一个用户到知乎,最核心的诉求,仍然是寻找答案,而不是来这和其他人互动,更不用说追随了。而不管B站还是小红书、快手、抖音,每个普通用户,关注的列表里有一堆KOL、腰部达人和素人。于是,KOL和网红,批量诞生了。
而知乎十年,你听说过哪些知乎的知名KOL?见过和看过的是:知乎最高赞的答案和关注度最高的问题。
问题、答案、获得感,被“重构到”以人为中心的社区里。“获得感”,是周源在各种电话会和演讲中,提及率较高的词汇。而如何定义获得感?获得感是不是知乎独有的?获得感、问题、答案,又面临着怎样的竞争?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