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队伍中,名创优品吸引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上新”与“铺量”同步进行,门店加速扩张、IP联动频繁,名创优品正在奋力抓取当代年轻人的目光,试图讲述更多新的故事。
那么,这家创造了“兴趣消费”概念的潮流品牌赴港上市还有什么底牌拿得出手?
上市提速从招股书看基本面
零售市场作为中国生活日用品市场的重要部分,中国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一直在快速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GMV计,中国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的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715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9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4%,且预计2022年至2026年期间将以14.2%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增加。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的竞争激烈且分散,参与者超过1,000家。按2021年的GMV计,前五大参与者的总市场份额约为18.6%。
于2021年,名创优品的中国自有品牌综合零售业务的GMV为人民币108亿元,占中国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1.4%,按GMV计在中国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排名第一。
那么在行业中占据一定领先优势的名创优品,此次拿着怎样一份成绩单赴港呢?
从招股书来看,营收方面,2019财年,名创优品实现营收93.95亿元,到2020财年略下滑至89.79亿元。2021年,经过拓店、孵化子品牌TOP TOY等一系列调整下,名创优品的营收提升至90.72亿元。
从拓店进展来看,速度快、更集中,成为名创优品当前的主要方向。
据未来消费消息,对于国内市场,名创优品以加盟模式吸引合伙人加入,按照这种轻资产、标准化渠道终端的方式以两倍的速度加快拓店。2019至2020财年,名创优品在国内新开222家门店;2020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新开406家门店。
根据门店分布情况,在国内3100多家门店中,名创优品将近41%的门店,位于三线或更低线的城市。2021年国内新增的门店,约7成位于三线或更低线城市。
虽说去年有门店有一定的扩张,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名创优品单店收入下滑的问题也受到外界关注。2019年至2020财年,名创优品的单店收入从270万元降至220万元,下滑了19.8%。在2020至2021财年,这个数字继续降至190万元,下滑了11.3%。
至于单店收入下滑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国内市场在一二线城市已经饱和的背景下,名创优品拓展三四线城市的速度又相对有限,出现总收入并没有得到多少提升,相对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而言,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不足造成单店收入有所下降的情况。
在海外方面,据36氪消息,名创优品向海外拓张采取了代理为主的模式,开出1877家海外门店,其中代理商门店达到1538家。保持着快速拓张的节奏,名创优品在海外市场的营收比重,已经攀升到3成左右。
不过由于海外门店采用更高的价格定位,加上受到疫情因素反复的影响,现阶段名创优品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表现一般。2021财年中,来自海外市场贡献的营收为17.8亿元,营收占比有所下滑为19.6%。
另外,营业利润方面也出现一些下滑,从2019财年的10.17亿元下滑至2021财年的4.01亿元。毛利率也有一些波动,从2019财年的26.7%,提升至2020财年的30.4%,而2021财年再度下滑至26.8%。
因营业利润与毛利率的表现还不是很稳定,名创优品的净利润未能实现扭亏为盈。2019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分别亏损2.94亿元、2.6亿元和14.29亿元。
从成本方面来看, 2020年销售成本(销售成本包括销售商品的成本和存货减值)占全年收入73.3%,2021年销售成本则占全年收入70.6%,同比略有降低。得益于增值税税率的下降,以及联名产品的推动。
虽然名创优品重视线下渠道的引流效果,但以目前门店客流及单客消费额来看,依旧未能冲破产品低客单价、复购率低的限制。由此产生的高昂租金、人力成本和营销费用,让名创优品的利润增长都在短期内未及预期。
CEO叶国富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我们将专注于优化MINISO商店的利润率。”这可能是为了平衡下沉市场的利润表现。短时间内,下沉市场的业绩贡献能力依然会是潜在问题。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名创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