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泡泡玛特盲盒产品销售产生的收益分别为9100万元、3.6亿元、13.59亿元、4.02亿元和6.8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57.8%、69.9%、80.7%、74.0%和84.2%。
不过,在上市后公布的首份年报中,泡泡玛特并未单列出盲盒对业绩的贡献率,而且进一步提出,泡泡玛特将致力于丰富IP类型,扩大IP库,推出更多头部系列产品,以拓宽除盲盒以外的潮玩品类。王宁也曾在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多次强调,泡泡玛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是基于IP的潮玩公司。
为何该公司急于抛开“盲盒”标签?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泡泡玛特将“IP+盲盒”的商业模式带火,这种原本门槛就并不太高的模式可复制性很强,文创、玩具、食品、化妆小家电等各行业零售环节,均迅速复制了“IP+盲盒”的模式。
同时,在泡泡玛特侧重的盲盒潮玩这个赛道,也有不少跟进者紧随其后,比如名创优品旗下的TOPTOY、52TOYS、酷乐潮玩、IP小站、X11等,让赛道竞争更加激烈。
从泡泡玛特上市前后的业绩增速也可以看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25.49%、227.19%、49.31%和117.72%,而2021年第三季度同步增长75%—80%。根据此前发布的数据估算,泡泡玛特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达98%,虽然增速在回升,但比起上市前两年连续超200%的增速相比仍“减速”不少。
而泡泡玛特财报中的另一数据更显示出“盲盒热”似乎正在降温。根据泡泡玛特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注册会员在2020年年底740万人的基础上增长近一倍至1141.5万,但复购率降至49%,2019年此项数据为58%。
为提升和拉动销售,泡泡玛特在销售上的投入不断攀升。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30.53%,但营收增长同比增长为116.75%,投入产出不合预期。销售成本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也导致该公司毛利和净利双降,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63.02%和20.24%,而2019年分别为64.77%和26.85%。
泡泡玛特近年盲盒销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新业务拓展不易
为了摆脱对“盲盒”的依赖,撇开盲盒赛道拥挤和监管日益严格带来的影响,讲出资本新故事,泡泡玛特做出了不少尝试。
根据国外的IP商业模式的经验,一般是先出现优质和强势的内容,再依靠内容来推出IP的衍生品,比如泡泡玛特多次提及的迪斯尼,就是采用重IP的运营模式,先用丰富的故事,如迪士尼公主、米老鼠等打造出众多优质IP,然后开发IP衍生品和主题乐园等。
泡泡玛特则是先在IP的衍生品——盲盒上取得销量上的突破,而IP本身并没有丰富的故事和内容,这也对后续IP热度延续带来困难。
因此,在盲盒之外,泡泡玛特所涉足的新方向,也都处在“试水”的阶段。有消息显示,泡泡玛特在2021年8月成立了乐园管理有线公司,并在随后进行了一系列跟主题乐园相关的尝试。如在环球影城内开设首家全球概念店,入驻上海迪斯尼,在成都的宽窄巷子落成全国首家定制店,以及与上海豫园合作打造主题展。与朝阳公园达成的合作,则是打造城市市政公园中的线下乐园。
在内容端,泡泡玛特除投资了两部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和《白蛇2:青蛇劫起》外,还在去年投资了动画公司武汉两点十分文化有线公司。
但不管是线下乐园,还是更前端的内容打造,都是需要重资产和长时间培养。王宁曾对外表示,时间的碎片化让现在的IP没有时间先讲长故事。没有讲长故事的时间,靠盲盒迅速“发达”的泡泡玛特,想要摆脱盲盒概念和标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投资时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泡泡玛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