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地方在其收入结构。Keep的收入结构主要分成三块,分别为自有品牌产品收入、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收入、广告及其他收入。2021年前三季度,其自有品牌产品收入为6.38亿元,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收入为3.8亿元,广告及其他收入为1.4亿元。
数据显示,Keep自有品牌产品收入占2021年前三季度总收入的55%,而其自有品牌主要是商城的运动器械、运动服饰、减脂食物等。用户可以在Keep APP的商城中购买;同时,淘宝、京东均开设了Keep旗舰店。
“护城河”尚未形成
为深入了解Keep功用,金融投资报记者下载体验了该APP。与其他APP不同的是,打开 Keep页面后,Keep首推页面便是会员页面。每浏览一个页面,就会跳出一个“7天瘦全身·嗨皮燃脂计划”的推送广告。在记者浏览Keep页面的三分钟里,该广告一共弹出了5次,点开后发现,其为会员专享,如要体验,需开通会员。
而在其计划页面中随意打开一个“天鹅手臂锁骨”训练,在视频封面上写着“搭配Keep手环训练更佳”。在该训练课程简介下方还有“辅助装备”一栏,点开后发现是Keep健身弹力圈,售价26元。记者打开多个视频,发现其简介下方均有“辅助装备”推荐,均为Keep商城产品。
自2015年就一直使用Keep,如今已是资深Keep用户的小赵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现在的Keep相较之前,广告含量直线上升。
“Keep的广告不是卖课就是卖健身器材,卖衣服和蛋白粉的也比较多。我关注的很多Keep签约教练,在他们的主页里也都能看到带货推荐,但直接把带货链接放主页的比较少,大多数都是在直播过程中放链接,吸引粉丝购买。”
小赵表示,“Keep上的免费课程还是比较多的,只要好好找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只要有个稍微懂点健身的朋友带着做还行。但现在很多免费课程里也会穿插不少产品广告,比如器械、蛋白粉之类的,会影响使用体验。”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Keep淘宝和京东旗舰店共计拥有粉丝近500万,且店铺口碑较好。其中,跳绳、瑜伽垫的销量最佳,两家销量均过万。其余器械诸如智能手环、哑铃、泡沫轴等销量也都不错。
但值得注意的是,Keep自有产品在健身器材领域并未做到行业前列,虽然在各类产品器械榜单中大多都有上榜,但榜单排名较后,以其销量较好的跳绳为例,其排在京东跳绳热卖榜第十位,在其前面,还有李宁、SMOOKY等品牌霸榜,其并未形成健身器械护城河。
来源: 金融投资报 记者 薛蕾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Ke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