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扩张成本攀升
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海底捞全球门店网络466家,到了2019年末增至768家,新增308家餐厅。2020年初疫情爆发,该年1月26日起,海底捞便自停大陆地区所有门店营业,直到当年3月12日起,才逐步开放国内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2020年下半年,海底捞开启“加速开店模式”。全年新开业544家门店,全球门店网络激增至1298家。截至2021年6月末,其全球门店已达1597家,较上年末门店数量增加299家。也就是说,2020年、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仍“逆势扩张”843家门店。
事实上,伴随门店的激增,海底捞的营收已由2018年的169.69亿元,增至2020年的286.14亿元,三年同比增幅分别为59.53%、56.49%、7.75%。时至2021年上半年,营收录得200.94亿元,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05.87%。
不过,急速扩张、逆势开店虽能增收,但也带来成本上升。《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2020年,该公司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员工成本、折旧及摊销为122.61亿元、96.77亿元、30.34亿元,同比及占收入比例,均有所上升。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85.02亿元、71.62亿元、21.69亿元,占收入比有所下降,但同比增幅不小,分别为95.5%、75.8%和67.2%。
反观净利率,上述一年及一期,海底捞该指标仅有1.08%、0.48%,相比2018年、2019年的9.72%、8.84%,已经下滑八至九个百分点。
资本负债比率更是由2019年末的2.2%,跃升至2020年末、2021年6月末的39.8%、75.4%。该负债指标是长期债券、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与权益总额的比值,比率越大,说明公司还款付息压力越大。那么,仅隔18个月,资本负债率便飙升73个百分点,可见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已无法满足业务扩张、运营等的资金需求。
2021年11月初,海底捞发布公告,决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并推出“啄木鸟”计划,其中,提到若门店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规模化开设新店。
海底捞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净利率及期末资本负债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王子西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海底捞 |